关闭
用户登录
关闭
新用户注册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外智库 >详情
美分析师:中国14纳米芯片将在2022年取得“突破”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日期: 2021-07-19    【字体: 放大  缩小 】

  近日,英国“电信大全”网站刊登题为《中国预计2022年在14纳米芯片方面实现突破》的文章称,美国战略分析公司分析师在接受其采访时表示,中国预计在2022年实现14纳米芯片突破。文章编译如下:

  中国消费了全球约70%的半导体产品。但中国明年在国内大规模生产14纳米芯片的计划很可能使之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供应商。

  在疫情期间,电子产品需求暴增,导致全球半导体芯片出现前所未有的短缺。从游戏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到数字体温计,由于各类产品需求骤增,芯片面临严重供应缺口,凸显半导体制造自给自足的重要性。通过加快14纳米芯片的开发和制造,中国正率先解决全球芯片短缺的问题。预计此类芯片将于2022年在中国开始大规模生产。

  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但截至目前,其中很大一部分仍需依靠进口。然而,中国在实现自力更生和发展强大的半导体设计制造系统方面正迅速取得进展。

  美国战略分析公司射频与无线技术部门主管克里斯托弗·泰勒说:“中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其计划似乎解决了主要弱点——电子设计自动化和用于光刻的半导体设备。中国不仅需要生产芯片,还需要设计软件和设备,以避免依赖其他国家。为了减少半导体供应中断和电子产品生产的影响,中国必须将半导体产量提高近一倍,从占需求的15%提高到30%。”

  发展新能力

  在光刻方面,中国上海微电子装备公司已经提供了600/20型旗舰光刻机,这种光刻机使用氟化氩激光器,产生193纳米深紫外光。到今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将提供能够达到28纳米的光刻机,相当于荷兰阿斯麦公司(ASML)的1980Di型光刻机。

  泰勒说:“有了这种能力,中国半导体企业将不必依赖从阿斯麦公司购买设备、维护和服务。”他指出,有了多重模式,就应该有可能制造出更先进的上海微电子型版本,可制造出7纳米芯片,这相当于阿斯麦公司更高版本的设备。他补充说:“我们认为中国将在2022年拥有自己的14纳米光刻机。在电子设计自动化方面,中国拥有世界级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公司,客户遍布全球。它还拥有一些前景光明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初创企业。”

  在中国,研发28纳米和14纳米芯片是其在自主道路上最重要里程碑之一。例如,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中芯国际已经在智能手机处理器等领域批量应用生产28纳米和14纳米芯片。14纳米芯片的出货量非常大,尤其是在低端智能手机领域。

  战略分析公司的高级分析师萨拉万·孔多扎拉说:“中国在28纳米和14纳米芯片生产方面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我们还看到,汽车和工业应用可以从28纳米芯片中获益。我们认为,中国在应对这些应用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包括低端智能手机、汽车和工业。”

  孔多扎拉指出,中国在14纳米和28纳米芯片的成功对其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地位至关重要。

  28纳米芯片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工艺。因此,预计28纳米及以上芯片的生产将对自给程度产生全面影响。泰勒指出,14纳米芯片应足以制造手机和其他设备处理器,尽管它并不是最尖端的。泰勒说:“5纳米如今被认为处于前沿地位。然而,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的数据,在去年售出的4400亿美元芯片中,7纳米及以下的尖端芯片仅占6.4%,比例相对较小,14纳米及以上芯片的市场份额则超过90%。”

  解决全球短缺问题

  提高芯片产量将有助于解决全球芯片短缺的问题。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在规模达440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中,中国在2020年进口了约3100亿美元的芯片,约占市场的70%。大部分进口芯片投入到电子产品制造之中,其中半数以上最终产品是供出口。

  半导体短缺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诸多因素导致这种短缺,包括受疫情影响的需求增加,汽车等行业的市场复苏快于预期等原因。

  孔多扎拉说:“业内正在考虑扩大产能。中国增加了地理来源上的多样性。中国以外的公司也可以从中国半导体投资和进步中获益。从广义上看,短缺表明潜在需求强劲。许多公司预计,这种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如果你考察一下半导体的整个潜在市场,疫情推动该行业在多个领域永久扩大了全球市场规模。由于数字转型的加速,我们认为中国的贡献和投资肯定会对世界起到帮助作用。”

  中国在28纳米及以上节点的投资将有助于缓解电力管理芯片、显示器驱动芯片等产品的短缺。28纳米芯片的批量生产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

  泰勒在强调自主道路重要性的同时,也提及美国30年前曾面临的类似局面。他说:“上世纪90年代,美国半导体企业把赌注押在阿斯麦公司的浸没式光刻机上,以避免从日本购买设备。尽管这是一场赌博,但与当时佳能和尼康的设备相比,阿斯麦公司的设备是一大进步。如今,中国科技人员也需要拿出类似的东西。我认为他们会有一些创新。”

  中国处于利用创新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其他新兴应用场景研发先进芯片的有利地位。虽然很难知道这些创新是什么,但电子设计自动化和设备技术的进步很可能会让中国置于领先地位。


图片新闻
Copyright©2020 深圳智库联盟版权所有        承办:深圳智库联盟秘书处       备案序号:粤ICP备20058290号-2       网站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