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8月26日在《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文章,题为《经济学应尊重地理多样性》,全文摘编如下:
据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旅居肯尼亚时,对当地的经济运作印象深刻。比如,那里地主与佃农平分收成的“共享利益佃农制”似乎很盛行。施蒂格利茨用当事人之间的信息差(比如地主不清楚佃农花费了多大力气进行耕种)即“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他回忆说:“在肯尼亚的经历,对于发展我关于信息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极为重要。”
同样,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也注意到了尼日利亚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尼日利亚的铁路,尽管没有面临与其他运输工具竞争的情况,仍未能改善其低下的效率。赫希曼认为,这是因为乘坐的旅客减少,导致无法获得回馈。
上述小插曲证明了懂得世界多样性的价值。在未知的环境中,常识被“例外的”行为和结果所挑战,于是当地状况的多样性逐渐被考虑到,社会科学因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是毋庸置疑的观点,但仅限于经济学这门学问来看,情况未必如此。撰写经济学主要书刊的,主要是一小部分居住在富裕国家的人。检验经济学的部门也由发达国家的学术研究机构等组成。听不到世界其他地区人们的声音,不仅仅会产生不公平,还导致经济学变得贫乏。
关系到知识的创造和普及的不仅仅是教育,还有网络连接。现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也为数不少。北美和欧洲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系和研究网络中,出生于外国的学者在增多。出生在土耳其、18岁来到美国的我,也享受到了网络的好处。
这可谓是积极的动向,但不能完全替代发展中国家当地的知识和观点。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展研究的外国经济学者,会受到发达国家知识环境的很大影响,而这种环境被欧美的问题和关注点所决定。经济学家中接触到发展中国家多样化现实的,仅限于施蒂格利茨和赫希曼那样的少数人。经济学到了对性别、种族的不平衡进行反思的时期。不过,在讨论中还是缺乏全面的地理多样性。如果不加以解决,经济学将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学问。
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呢?现在这样的经济学作为一门学问,诞生于大约250年前。它始于一场对治理社会、让人们生活富足智慧的探索。作为针对经济萧条、失业、贫困等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社会科学,经济学正成为世界共通的工具。不过,罗德里克认为它还没有具备全球性。
原因是它存在地区上的偏见。经济学诞生于英国,发展于欧洲大陆,20世纪上半叶其主要舞台转移到了业已成为经济大国的美国。分析美国经济、社会而得出的理论最终成为主流,这一领域也不断涌现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美国流派的经济学被认为是奠定许多学者思考方式的基础。但是,也有看法认为,出自美国的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和摆脱通货紧缩政策的效果。分析现在的日本经济,发现能改变原有理论的新观点,应该有助于扩展学问的多样性。期待日本国内的经济学家多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