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登录
关闭
新用户注册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外智库 >详情
英智库报告驳斥“一带一路”阴谋论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日期: 2022-01-07    【字体: 放大  缩小 】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日前发布题为《中国“一带一路”贷款实践的演变》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回应了过去部分外国学者认为中国“一带一路”贷款暗含政治阴谋的观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同于企图控制其他国家经济命脉的“马歇尔计划”,其贷款合同并未将意识形态或经济要求作为金融援助的条件,并无中国政府的“邪恶意图”,反而是一种中国不干涉政策的体现。报告从中国对外贷款的演变过程、政治结构及银行监管等角度对“一带一路”贷款模式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的对外贷款正在经历“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因此形成了一些不同于欧美国家的特点,但不能仅因为这些不同于欧美的特色就揣测中国贷款对某些贫困国家“包藏祸心”。该报告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国际上对“一带一路”倡议客观评价的声音越来越多。

  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该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并无明显政治意图。报告借用西方学界“引导创变”理论分析“一带一路”的发展模式。该理论认为,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中国高层发布的政策声明故意保持宽泛和模糊,允许地方决策者进行变通和创新。自上而下的引导与自下而上的随机应变相结合,取得成功时再进行复制。“一带一路”倡议明显采用了这种“引导创变”的方式。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比较模糊,有利于各种机构、企业等参与方发挥更多能动性,也更容易在项目所在国具体实施时“入乡随俗”。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具体项目的实施反映了呈现碎片化的中国治理机制。与企图控制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不同,“一带一路”倡议并未建立一个类似于美国经济合作署这样的统一执行的政府机构,且“一带一路”倡议也不需要国家提供战略资源,而是采用中央引导与参与者积极创建相结合的方式,因此“一带一路”贷款实践和贷款合同是“有机”发展起来的。

  “一带一路”贷款实践起源于20世纪末,在实行“走出去”战略后,中国最初主要关注能源、粮食、资源安全,对外直接投资也主要侧重这些领域,对外贷款长期集中于出口前融资,贷款给大宗商品生产者,并以未来收入作为担保。这实际上也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借贷融资方式。随着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贷款重点从能源安全和进口替代转向基础设施项目,这种模式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也越来越多。中资银行和投资方响应自上而下的政治指示,投资于 “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一个中央指导、各参与者因地制宜发挥创建的过程。

  2.该报告阐述了中国对外贷款条款演变过程,分析了不同于西方的模式和条款,包括出口前融资、“交叉违约条款”、特别储备金账户、互惠的保密条款等,批驳了过去一些学者专家的片面看法。报告称,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中国对外贷款文件与西方国家存在几个显著差异。而正是这些差异引发国外部分政客、学者强烈担心,认为贷款合同可能被中国政府用作获取政治利益的工具。该报告对此进行了批驳。报告认为,在“走出去”战略实施初期,中国企业和贷款机构因缺少国际运营经验,经常使用不当的贷款条款,但中国贷款机构不断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积极借鉴国际经验,逐渐发展出成熟的对外贷款机制。目前,在“一带一路”贷款中,中国贷款机构多数使用具有类似欧洲贷款市场协会、亚太区贷款市场公会等风格的文件。

  一是“交叉违约条款”。主要指如果本合同项下的债务人在其他借贷合同项下出现违约,此种违约情形也将被视为对本合同的违约,并且本合同的债权人可以对该债务人采取相应的反违约措施。中国贷款机构较多地使用“交叉违约条款”,这引发了西方个别人的怀疑,认为中国贷款机构将多个项目整合起来,以获得议价能力,从而产生政治影响力。该报告认为,中国之所以出现这种做法,部分原因是为了满足中国银行业监管要求。中资银行高层要对随后发现的贷款错误或违规行为承担法律和个人责任。正是由于这种个人责任,银行高层强烈要求添加“交叉违约条款”,以在借款支付后的审计中证明,其充分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因此中国贷款机构使用“交叉违约条款”并非阴谋。

  二是特别储备金账户。为保证还款,很多债权方都会要求建立特别储备金账户。在“马歇尔计划”中,借款方必须将款项存入美国政府控制下的特别账户,而美国政府依靠威胁扣留特别账户中的资金,以对债务国施加经济和政治影响力。“马歇尔计划”的阴影,使个别美西方政客恶意揣测中国会依据该条款做出同样的事情。该报告批驳这一观点,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关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生产性项目。中国贷款机构更青睐那些未来现金流已被证实可作为还款来源的项目。这种做法更倾向于将特别储备金账户作为一种信用增级机制和管理贷款风险的工具,而非像“马歇尔计划”规定的那样成为一种强制性法律要求。鉴于“一带一路”倡议并未如同“马歇尔计划”那样建立一个中央职能机构,因此,中国不存在以“马歇尔计划”方式使用特别储备金账户的现实可能性。

  三是互惠的保密条款。一些西方学者批评中国贷款合同保密条款范围比标准的“欧洲贷款市场协会模板”更广泛。该报告对此指出,在国际贷款中,多数贷款机构都不愿意披露其贷款文件,这并不是中国贷款机构发明的“专利”。对贷款机构而言,披露贷款文件可能会使借款方面临泄露客户信息或敏感商业信息的风险。而且,一旦公布涉及多个借债方的项目,其他借款方可能会要求贷款机构给予其相同待遇,这对债权方非常不利。“一带一路”倡议贷款涉及多个借债方,使用保密条款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维持国际局势平稳。

  3.报告认为,与美国和一些欧洲贷款机构相比,中国在所有条款中都更注重“国家关系”,而这让中国更具灵活性,如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债务问题。“一带一路”贷款条款通常由中国贷款机构积极谈判,一旦签署,各方都期望合同得到遵守。但债务国出现违约情况时,如果双方关系友好,债务国可能获得再融资,甚至可能通过中国政府高层获得许可,以对债务条文做出有利于债务国的调整。这些传统和习惯,使中国贷款机构在延长债务偿还期等违约债务问题上比其他欧美国家更灵活,也更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欢迎。


图片新闻
Copyright©2020 深圳智库联盟版权所有        承办:深圳智库联盟秘书处       备案序号:粤ICP备20058290号-2       网站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