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工作安排,深圳市决咨委牵头组建深圳市先行示范区专家库和深圳智库联盟两支决策咨询队伍。16日下午,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等35名高级顾问、277名专家组成的先行示范区专家库,以及由深圳市委党校、市社科院、综合开发研究院等深圳市内研究实力较强的51家智库机构组成的深圳智库联盟正式成立,深圳探索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路径迈出坚实一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又添强有力的智慧支撑。如何建设好特色新型智库?深圳如何更好开展“双区”建设?来自深圳先行示范区专家库和深圳智库联盟的专家学者们纷纷出谋献计。
一、打造智库联盟 助力先行示范
深圳市决咨委专职常务副主任、深圳智库联盟理事长 高振怀:
深圳智库应在先行示范区建设中有所作为
智库亦称思想库、脑库。智库是深圳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也是深圳这座城市竞争力、影响力、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近日,深圳市决咨委专职常务副主任、深圳智库联盟理事长高振怀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深圳肩负起新时代党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在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的征程上,将会面临不少复杂性艰巨性的问题,这需要智库提供智力支撑。但是,深圳智库建设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与城市地位不匹配,面临智库资源分散、智库间交流协作不畅通、智库成果报送反馈机制不完善、智库研究与决策需求“两张皮”等问题,深圳智库联盟的成立正当其时。
高振怀介绍说,深圳智库联盟是由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与市内51家智库机构共同发起的非法人智库联合体。联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涵盖党政智库、社科院智库、科研院所智库、高校智库、企业社会智库,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联盟将以公共政策研究为主攻方向,通过搭建智库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决策需求和智库研究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各类新型智库的作用。
高振怀认为,发挥深圳智库联盟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支撑的作用,在开展研究时,应坚持以下几点:一是以独立思考和理性自觉,凸显决策咨询的科学性。求真务实,大胆探索,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政策建议的讨论切磋,营造开放包容环境。二是以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专业洞察力,凸显决策咨询的前瞻性。通过生产更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在储备性政策研究中担任重要角色。三是以高端站位和系统思维,凸显决策咨询的全局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开展研究,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四是以始于问题、终于建设的路径战略,凸显决策咨询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入调研,提出能用、实用、好用、管用的对策建议。
“深圳智库联盟处于起步阶段,打造联盟品牌工作任重道远。”高振怀说,要在思想内容、研究方法、技术工具上创新,探索智库人才的引才、育才、用才和留才机制,尊重智库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提升思想原创力等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不断加强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创新予以保障。
“我们将致力于打造紧密型联盟,以市场机制为纽带,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和载体,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制保障,形成紧密、长效、稳定的共同体。我们将致力于打造开放型联盟,形成开放发展、协同创新的智库市场体系,体制内外智库一视同仁,吸纳更多智库机构加入联盟大家庭。我们将致力于打造科学的协同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组建学术委员会、搭建评估激励体系。我们将致力于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成为智库间协调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攻关,智库与党委政府部门间供需对接的纽带。”高振怀说。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高振怀表示,在“两个大局”深刻变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交汇的关键时期,在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改革开放扬帆再出发的历史时刻,深圳智库联盟将志存高远、展现新作为,为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贡献智慧。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深圳智库联盟副理事长 陈金海:
拥全球视野汇高端智慧 为“双区”建设咨政建言
深圳智库联盟16日正式成立。在“双区”建设、推动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市委宣传部将如何引导、扶持深圳“高端智库”发展?近日,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深圳智库联盟副理事长陈金海接受了深圳特区报记者专访。
陈金海表示,纵览古今,尤其是全球化500年间全球中心城市群的兴衰交替,几乎每一个地区或城市繁荣发展的过程,背后都有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撑。以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为例,华盛顿有世界智库综合排名第一的布鲁金斯学会和排名第四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纽约有外交关系委员会,巴黎有世界排名第三的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伦敦有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东京有东京政策研究基金会……这些城市腾飞发展的背后,都有众多知名智库提供的强大智力支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对新型智库建设作了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并出台了一系列高端智库建设办法,在国际舞台上来自中国智库的声音也越来越多。陈金海认为,这为中国智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深圳也应当紧抓机遇,在智库建设和发展上先行先试。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深圳奇迹从何而来?来自于思维的革新、观念的更新、理论的创新。”陈金海表示,希望深圳智库联盟成为一个思想活跃、开放合作、横向交流的智力平台——立足深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富矿”,拥有全球视野、汇聚高端智慧,将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顶尖人才凝聚在一起,为新时代深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而团结奋进贡献深圳智慧和深圳方案。
陈金海强调,要加强对深圳智库建设和发展的扶持和引导:“我们将持续为深圳智库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打造具有创新基因、先行示范的深圳智库名片。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引导,让深圳智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深圳特色。”陈金海说,市委宣传部将加强导向把关,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积极推动深圳智库联盟牢牢把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的根本方向,紧紧围绕“双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和“十四五”规划制定、实施,以科学精神、求实态度、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深圳智库联盟常务副理事长 郭万达:
深圳要打造智库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样本”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新起点上,深圳特区还要‘特’下去,积极推动‘双区’建设,需要智库的智力支持,以超前谋划,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作为深圳的智库,要立足深圳,扎根深圳,充分发挥深圳的前沿阵地优势,研究新问题,开拓新视野,实实在在地为特区改革开放事业贡献智慧,发挥作用。”日前,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深圳智库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郭万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新时代的高端智库要发挥好咨政建言的作用,郭万达认为,首先,要有一个符合实际、适合自身情况的智库运行模式,这一模式一定也是经得起实践检验,具有内生动力的模式。因此,他提出,智库要沉下心来,求真务实,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勇于创新,在摸索和创新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其次是要打开智库的“库门”,广聚社会力量与民间智慧。“深圳是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智库的民间性、自主性和开放性是深圳的特点,因此要发挥好社会智库的作用。”郭万达说。
第三是要有智库之本——人才。郭万达表示,智库型人才有其独特性,既要有较高的理论学养,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要有多元的专业积累,也要熟悉政府运作;既要坐得了冷板凳,也要擅长调查研究和协调沟通。因此,智库要鼓励研究人员加强调查研究,积累第一手材料,提升“问题导向、解决方案”的决策咨询能力。同时,在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着力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第四是要做好供需对接,即在对决策的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有充分的了解基础上,做好智库产品供给。郭万达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扎根基层,了解实际,这样提出来的政策建议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智库成果质量提升,才能更好服务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
“要激发智库的活力,必须加快推进智库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增强体制机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改革的精神,及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创造良好政策环境。”郭万达建议,要尽快形成充满生机的智库内部生态,激发智库活力和创造力,也为智库行稳致远筑牢基础。同时,要通过改革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发挥系统的攻坚优势,进行团队化作战,统筹配置资源,提升研究质量和效率。
“深圳智库要发挥特区独特作用,发扬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特区精神,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汇聚众智等方面,推出新举措,探索新经验,开创新局面,打造智库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样本’。”郭万达说。
二、聚高端智慧 谋深圳发展
深圳市先行示范区高级顾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 郑永年:
构造南方共同市场推进双循环经济
“在严峻的国际局势和‘十四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应该把大湾区建设成为一个 ‘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强化大湾区的扩散和辐射作用,构建一个庞大的南方共同市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16日,深圳市先行示范区高级顾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深圳市先行示范区专家库和深圳智库联盟成立后的第一个研讨会上提出建议。
当前,为了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和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提出了“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郑永年认为,在“双循环”时代,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几大经济区域之一、地理位置又刚好处于内外循环连接点的粤港澳大湾区,要在“双循环”过程中扮演一个极其关键的角色。
如何扮演好这一关键角色?郑永年提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利用湾区地域优势、产业优势、广阔的市场使得全世界的优质资本、优质技术、优质人才都想来,来了以后不想走也走不掉。
在这个基础上,郑永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也要突出辐射作用,把其他地方带动起来:“可以考虑在进一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庞大的南方共同市场,在实现本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继续引领国家的发展。”
郑永年提出,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可以考虑“港湾联动”,也可以考虑“湾闽联动”,甚至还可以考虑大湾区向北一点,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则向南延伸,以更大市场空间的联动让国内大循环更有效率。
“我一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内部欧盟’。构建南方共同市场,可以从欧盟学习经验——欧盟的问题是缺少强有力的协调机构,很难协同,但大湾区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协调,相信大湾区会比欧盟做得更好。”郑永年说。
在郑永年看来,全球化不会停止,中国必须坚持开放。而这对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而言都是巨大的机遇。“粤港澳大湾区一定要成为国际大循环的抓手。而深圳进一步的国际化,非常重要。” 郑永年说,深圳是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个城市,但还远远不够。希望深圳在进一步国际化进程中积极探讨更多的可能:“比如说,中国和东盟的医疗物资研究中心能不能放在深圳?一些国际组织的总部能不能放在深圳?这些都是可以考量的。”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综合性的环境支撑。郑永年认为,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城市,作为内外循环的关键节点,深圳下一步就要做城市的整体升级:“不是升级哪一块,而是把该补的短板全部补起来。”
深圳市先行示范区国际组专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 肖耿:
深港无缝衔接打造离岸经济金融生态圈
“深圳可以借鉴香港的制度环境优势,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成为全球价值网最重要的支点。”深圳市先行示范区国际组专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肖耿表示,深圳可以与香港无缝衔接,打造离岸经济金融生态圈。
在肖耿看来,中国需要一个可以快速学习及吸收香港特区优势的地方,来探索未来中国最国际化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深圳显然是一个最有竞争力的潜在候选人。肖耿认为,深圳40年发展成果耀眼夺目,放眼未来,制度创新对深圳最为重要,目的是创建一个新的、高度开放的市场化制度生态环境,吸引全球的优秀企业和人才,带动全国的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而当前,在金融方面的借鉴、融合、创新正当其时。肖耿用河水和海水比喻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制度环境,希望在深圳或者大湾区等一定范围内,香港和内地的两套金融体系可以共存,从而克服香港企业到内地发展或者内地企业到香港发展的“水土不服”。“虽然与欧盟由主权国家构成不同,但由于大湾区内包含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欧盟的整合经验的确值得借鉴。事实上,欧元的整合极大降低了欧盟内部的交易成本。”肖耿说。
在肖耿看来,不久前发布的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条授权事项赋予深圳更多地方自主权,且大大降低了系统性改革的障碍,为深圳进行突破性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在有数字金融监管技术的条件下,让‘河水’和‘海水’并行流入大湾区,流入深圳,流入前海,将深圳打造成为高水平开放的全球金融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肖耿说。
深圳市先行示范区经济组专家、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 黄伟:
新基建“硬设施”需“软组织架构”配套
“新基建硬件设施非常重要而且是基础,但非常关键的还要有‘软组织架构’配套。”深圳市先行示范区经济组专家、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黄伟在研讨会上提出这一观点。
黄伟认为,新基建的硬件建设包括了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但新基建持续发展光有硬件不够,要有软组织及其软组织构架。”他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以大投入研发第五代计算机的经验,日本在某些硬件方面取得进展与成功的同时,在整体方面没有达到预计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过多重视技术硬件创新,没有足够重视创新落地重要因素如人和流程等“软组织”及其架构、企业生态区域的培育与建设。
黄伟提出,软组织是硬科技如新基建持续发展的有机组合与关键,涉及到组织规章制度、文化与生态区域、上层建筑、管理理念及价值观等。“我觉得华为、腾讯等企业都做得很好,因为它硬科技后面有通常看不到的软组织建设如公司文化、价值观与生态区域等架构。所以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硬科技力量的成功、更加是与硬科技相辅相成的软组织及其架构的成功。而且这样的成功才是持续的。硬科技成功可能有国家大投入在几年内就可能发生,而软组织及其架构建设通常是十年磨一剑才能有真正持续的效果。”黄伟说。
深圳市先行示范区国际组专家、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 郭屹:
打造全球标杆城市要加强韧性提升创新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赋予了深圳新的历史责任。”深圳市先行示范区国际组专家、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郭屹认为,要进一步深化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对外开放的窗口,从高质量发展、法治城市、城市文明、民生幸福和可持续发展这些维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成世界标杆城市。在此过程中,深圳着重要在经济发展、创新动力方面缩小与世界发达城市的差距。
关于深圳经济发展,郭屹认为必须提升中小企业的韧性。郭屹说,深圳中小企业虽然活力强,但抗压能力有待提升。参照日本在东京圈形成的大中小企业分工明确、紧密联系的合作体系,郭屹认为深圳应该借鉴其经验,政府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通过立法保障小企业权益,以及通过税收鼓励建立大中小企业协作体系等。
“任何一个城市失去了创新动力,那么它势必会在国际竞争中出局。”郭屹认为,深圳必须进一步提高创新动力,当前深圳的创新更侧重于应用型创新,这对于整体的基础科研转换、引导市场力提升方面作用有限,深圳在基础创新、基础科研转化上还有待提高。
最后,郭屹建议深圳政府利用综合改革试点授权,重点履行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技术的基础探究、集中力量办大事、创造市场、运作机制效率五大角色,并提出“三个主导,两个放手”,即在早期基础研究、中小企业扶持和种子基金引入方面起到积极主导作用,而在科研方向和创新服务方面则放手,减少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