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青年科学家在深创新活力,根据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规律和科研规律,围绕深圳科技产业发展需求,建议加快建立支持青年科学家发展政策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健全青年科学家资助体系、完善人才评价和项目评审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建议如下。
(一)统筹优化支持青年科学家发展政策体系
1.强化深圳青年科学家发展顶层规划
围绕深圳科技、产业等中长期发展战略,将青年科学家发展纳入《深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1-2030)》,科学谋划新时期深圳青年科学家引进和培育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引导各区制定支持青年科学家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助力打造一支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巨大的青年科技生力军。
2.制定支持青年科学家发展的若干措施
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任务及深圳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拔尖和紧缺型青年科学家引进及培育、科技创新资助体系、科研项目评审机制、科技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活安置等方面,加大对现有青年科学家支持政策的优化整合,从全局高度制定出台深圳市支持青年科学家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环境。
(二)探索青年科学家全球引进培育模式
3.打造国际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引进网络
借鉴新加坡人才引进经验做法,依托深圳千里马国际猎头公司成立国际引才机构,在全球人才资源丰富区域设立引才分支机构,建立汇集海内外顶尖科技人才的全球人才库,联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知名龙头企业等定期拟定人才需求清单,给予青年科学家签证、入境便利措施,在全球“定向”精准化招聘青年尖端科技人才。
4.以重大创新平台厚植青年科学家沃土
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契机,争取稀缺性、标志性、通用型国家级大科学装置落户深圳,依托中国科学院巍峨岭科学园引进中科院相关领域高水平创新机构、高端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以鹏城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实验室集群,争取引进境外一流高校独立办学落户深圳,探索建立世界青年科学家大楼,打造高水平、国际化、战略性的重大科研平台。
5.探索“独立青年科学家小组”国际合作模式
借鉴中科院—马普学会的“独立青年科学家小组”模式,探索联合香港高校与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欧美顶级科研机构合作,以共建科研平台、面向全球招聘优秀青年科学家、共同组建专家委员会等模式开展科研交流和合作,助力深圳青年科学家更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三)加大青年科学家科技创新资助力度
6.联合设立“深港青年科学家发展基金”
以深港制定“联合政策包”为契机,探索设立“深港青年科学家发展基金”,携手面向全球引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开展科学研究,支持香港青年科学家使用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开展基础研究、鼓励其在深组建科研团队,支持深圳优秀青年科学家在香港高校、MIT香港创新中心等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共同打造世界青年科学家高地。
7.健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资助计划
一是“政企联合出资”设立深圳产业杰青,联合腾讯、大疆等行业龙头企业成立“深圳杰出产业青年发展基金”,专项支持聚焦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杰出青年科学家,将相关成果纳入职位晋升、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青年科学家围绕深圳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创新创业的动力。二是借鉴日本“外国人特别研究员”计划,联合香港设立外籍青年科学家资助计划,鼓励深圳高校、科研院所等积极引进欧美等国优秀青年科学家,支持其围绕深圳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
8.建立长周期的专项资助机制
一是面向拔尖青年科学家探索设立专项支持计划,适当提高经费支持力度、降低成果考核、延长资助周期等,支持拔尖青年科学家自由选题、自主开展风险高周期长的科学研究,为优秀青年科学家制造自由探索。二是面向深圳科技与产业发展所需设立一批长期科技专项,聚焦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装备零部件研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凝练一批原创性高、需求性强的专项课题,探索构建经费“滚动补充”机制,充分调动青年科学家首创精神。
(四)完善人才分类评价和科研项目评审机制
9.加快推进人才分类评价体系
一是围绕“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创新链条,建立分别适用于基础前沿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对处于不同岗位、从事不同工作内容、成果产出要求不同的科技人才开展分类考核评价。二是对聚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关键零部件和重大装备研制、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向的青年科学家建立针对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引导青年科学家聚焦深圳科技创新发展所需,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支持深圳高校、科研机构面向全球吸引集聚一流人才,靶向引进高校发展需要的“高精尖缺”人才,探索制定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执业许可制度,探索技术移民职业清单和积分评估制度,提升人才引入的精准度和匹配度。四是借鉴香港高校人才晋升评价模式,在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试行岗位晋升国际同行评审制度,破除论资排辈和“四唯”的传统用人制度。
10.构建严格的人才退出机制
一是借鉴国内外对科技人才考核退出机制,建立接轨国际的科技人才退出机制,针对评价考核不合格、绩效不突出、消极怠工、“占位置”的科技人员,采取降低项目资助、人才补贴等,情况严重者将其退出其所在人才计划、项目扶持计划等措施,坚定维护深圳科技人才队伍竞争力。二是加大对“僵尸机构”的治理,对多年没有科研产出的研发实验室或科研单位,削减其科技经费、减小团队规模,将科研经费更多配置给年轻有为、有闯劲、有干劲的青年科学家团队。
11.建立国际化科研项目评审机制
一是联合香港高校建立全球评审专家库,适当提高青年科学家在项目评审中的比例和话语权,构建专业化、国际化同行评议专家库。二是建立公开透明的国际“外审制”,对“深港创新圈”、中大型科研项目的立项、结题验收等环节,遴选港澳、国际知名高校同行专家等非利益相关方外部评审。三是针对具有较强创新性、争议性、小众化的科研项目采取“国际小同行”评议,避免一些高风险的颠覆性创新项目因“大同行”评议而被过滤,保护原始创新萌芽。
(五)建立青年科学家与企业深度互动平台
12.建立重大技术项目“揭榜挂帅”平台
一是开辟面向全球科技人才的“揭榜挂帅”专区,构建“企业出题出资、政府搭台立题、人才揭榜破题”的协同机制,以英雄不论出身、不论资历的原则,引导企业积极发榜、青年科技人才踊跃揭榜,对于攻榜成功的项目予以奖励支持,推动揭榜人才与张榜企业由短期项目合作转向长期技术合作。二是探索建立“揭榜挂帅险”,经评审因客观原因导致科技难题研发失败后,可通过保险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成本和揭榜专家的个人成本给予一定的补偿。
13.创新青年科学家与企业交流机制
一是以重大融合技术攻关项目为牵引,推广鹏城国家实验室“双聘制”,引进华为、腾讯等高科技企业首席科学家,为项目组内青年科学家开展研发提供指导与支持,提升和培养青年科学家对产业科技创新前沿的眼界和嗅觉。二是支持清华伯克利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青年科学家俱乐部,邀请港澳高校青年学者、国内外知名企业家、风险投资人、艺术家等定期深度参与半正式交流活动,培育跨行业、跨领域、思想活跃、灵感迸发的青年科学家创新圈。
14.搭建功能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一是借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与高校成立产业—科研合作研究中心经验做法,聚焦概念验证、中试放大等成果转化环节,探索在深圳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以“政府维持基本运行,学校提供科技资源,企业出资转化、企业立项评估”的校企合作研究中心,吸引青年科学家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互动。二是加快建设深圳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聚焦中试放大及关键技术工程化,建设一批专业研究所和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吸引集聚国内外有志于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青年科技人才,探索合同研发和知识产权共享机制,构筑面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的中试生态,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