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登录
关闭
新用户注册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建设 >详情
美英日智库对我国智库建设的启示
信息来源:人民周刊        发布日期: 2020-09-25    【字体: 放大  缩小 】
  智库建设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短时期内被人们所重视,被列为国家战略发展层面的重大课题,对此,有必要对国外高端智库的发展建设进行梳理,借鉴其有益经验,为我国智库的完善提供参考。

  美国智库的建设与运转

  美国是最早产生智库的国家,最初由一战、二战及冷战时期美国面临的复杂国际国内问题而产生。根据《全球智库报告2018》,2018年美国共有智库1871家,全球前十名智库中,美国智库占据6个席位。我国智库2017年有507家,数量上位居世界第三。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有战略、政治、军事、国际关系、经济以及社会问题等,具体到美国不同的智库而言,一般具有明确的定位与确定的研究领域,如外交委员会专注于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方面的研究;兰德公司则侧重于国防军事及科技发展战略方面,且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具权威性。美国智库在运行机制、人才培养和储备、研究成果转化等。

  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美国智库的管理运行机制大多采用董事会型管理体制,部分实行信任理事会的,比如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是智库的最高领导机构,在功能作用类似于现代企业的董事会,负责智库重大事项、科研领域审批以及日常事务的办理。根据智库的规模以及具体的定位,董事会下设不同的部门机构以支持智库的正常运行

  设置“旋转门”制度,促进人才流动

  旋转门”指人才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可以通过“旋转门”实现多重身份的转换,专家、学者、官员及其他人才在行政、立法等公共部门与思想库、工商界等私营部门之间流动,且人才流动是双向的。

  多元化的研究成果推销机制

  美国智库可以与政府、企业签订项目研究协议,进行课题的专项研究,也可做前瞻性研究发挥预警。前瞻性研究是由智库主动选题、主动研究,因而成果推广十分有必要。一般而言,美国智库进行成果推销和宣传的渠道很广,上至与政府决策部门约谈、参与国会对议案的讨论,下至在杂志、报纸、媒体上发表观点,利用社交账号对自身的主张进行宣传推广。这些渠道对大部分智库都是平等开放的。 

  英国智库的发展经验

  当前以欧美智库为主导的全球智库格局中,英国是世界上智库发展水平仅次于美国的国家。

  英国智库研究的独立性

  英国智库大多由政党出资设立,因而天然地与政党关系密切,在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政治立场倾向。英国的顶尖智库有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英国智库一般会在协议中说明项目委托方不得要求智库根据其意图出具研究报告。同时,英国的顶尖智库如皇家事务研究所在机构的官方网站上声明“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是独立的,不效忠于任何政治机构”,并在其网站主页上声明:“本研究所从未从英国政府或任何其他来源得到任何补贴。”显然,顶尖智库的核心在于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力求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尽量避免受到某一方观点的干扰。

  研究成果评价的市场化倾向

  英国智库评价主要由第三方机构主导,各种社会组织在不同领域充当智库评价主体。英国智库在对研究课题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精准定位所需完善的相关政策,或在政策推行之前进行合理科学的政策测试,或根据政策执行情况,对政策进行评估,以帮助政府完善相应政策。

  日本智库的发展特点

  根据《全球智库报告2018》,至2018年,世界上共有8162个智库,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亚洲共有1829家,占到总智库数量的22.4%。日本的智库数量共有128家,位居全球第9。其中,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全球排名第14,亚洲排名第1。

  智库管理规范和部门专业化

  日本于1907年成立的“满铁调查部”是日本智库发展的开端。1973年,日本颁布《综合研究开发机构法》,其综合性智库发展更是进入了一个井喷期,如在1975年成立的“日本智库协议会”以及在1985年成立的“地方智库协议会”等。之后,日本智库处于平稳发展壮大的进程。1974年3月,以日本产业界、学界、地方公共团体等发起,共同成立了综合研究开发机构(NI-RA)。该机构自成立起,每年都对日本的智库进行跟踪调查并发布《智库年报》,被视为日本智库的“总管”。专门性的管理机构加之各种综合性、专业性智库成立的智库协会,日本智库产业具有较为完备的智库管理和自律规范,促进了智库的良性发展。

  政府对智库大力扶持

  重视情报和调研是日本决策的传统。日本的大型企业、主要政府部门都有专属智库。日本政府除出台专门的法律,对智库予以法律支持外,还通过大量的财政补贴促进智库的健康发展。日本综合开发研究机构有一半以上的资金由政府提供,其余的由社团或企业资助。同时,咨询机构的外出调查费用也会得到适当的财政支持。对于咨询机构承接的国外研究项目,日本税收法规定其在计算时可以加入亏损部分,从而间接性地减少对咨询机构的税收,促进其在国际问题研究上的自主性。

  追求国际化水平

  首先,日本智库研究范围和领域广,研究几乎涉及全球与日本国家战略有关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野村、三费、大和等综合研究所不仅都设有国际部,而且还在美洲、欧洲、亚洲的一些大城市设有事务所,情报信息网遍布全世界。其次,日本成立专门的海外咨询智库,负责海外国家或地区的研究项目,并与大型国际组织保持良好互动关系。日本还设有专门的国家交流部门,通过定期国际会议的举行,增进在国际事务的参与度。

  对于中国智库建设的思考

  中国智库建设跟不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智库的重要性没有受到重视,缺乏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智库,高质量研究成果少,智库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研究成果到影响决策制定的过程缺乏制度保障。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根据对以上国家智库的分析,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可以进行借鉴与完善。

  明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定位与功能

  智库在推进科学执政、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创新乃至国际问题的解决都有重要作用。

  纵观我国已出台的有关智库发展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大多以宏观指导意见为主,鲜少提及智库的明确定位和主体身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当作为法律主体归为民法总则中的非营利法人。承认智库机构为从事公共利益服务的非营利法人地位,不仅可以保障智库在运作中的独立性,更可以通过其身份定位,使智库成为经济社会中健康运行的重要组成,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同时能承担法律责任,履行法律义务。

  根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我国智库将承担的主要功能为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文件所确立的智库功能与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智库实际具备的功能基本保持一致。

  保障智库研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智库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问题、提供立法、公共政策咨询,只有保持高度独立性,最大限度地排除外界干扰,方能提供客观、科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当前我国智库以官方智库为主,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拨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智库选题的自主性。因此需要建设布局合理的智库体系,拓展智库资金来源的渠道,通过社会各界捐款、基金会的支持共同促进智库研究的客观科学。

  完善智库内部管理机制和对外交流机制

  针对智库非营利性的特点,智库不应该固守单一的管理模式,适当地在智库中实行市场化、专业化的管理。我国建设新型智库,应该多与国外先进的智库接触,借鉴其管理经验。例如,兼职研究员制度,搭建政府智库与社会智库、高校智库合作平台,建立沟通联络机制;设立“旋转门”机制,从而有效地促进政府与智库之间的人才流动,通过智库研究人员到政府挂职与政府决策部门人员参与高端智库的研究项目,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关联。

  提升中国智库的国际化水平

  第一,在全球性问题诸如环境治理、贫困、生态环境、科技伦理等方面作为重大课题加以深入研究,为世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第二,中国智库应当深度参与国际会议和组织研究人员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三,建立智库合作联盟并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建立分支机构,以实时接收信息,为智库研究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撑;第四,中国智库应加强互联网思维建设,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段,采用多媒体、融媒体等方式积极传播中国式治理智慧。

  构建多元化智库发展格局

  目前我国智库呈现出官方智库为主、半官方智库为辅、社会智库为补充的格局。我国现有智库中绝大部分是党政军智库、社会科学院和高校智库,社会智库数量很少。健康有序的智库发展格局应当是“百花齐放”,政府智库、企业智库、社会智库等交相辉映,共同为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贡献智慧。应重视社会智库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氛围,畅通社会智库的意见表达渠道,提高社会智库的社会地位,使社会智库能够更便利地获取政府数据和信息,与体制内智库公平竞争政府项目;在政府资助和税收政策上对社会智库予以一定照顾。

  智库发展水平可作为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标准之一,应重视加强智库建设,提升智库对公共政策决策的影响。我国智库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借鉴域外成熟经验,明晰智库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和功能,更好地引导智库健康有序发展。智库自身应当加强自身管理机制的完善和监督,且积极参与国际问题的研讨与解决,在国际社会发出中国智库的声音,提高国际影响力。


来源:王霞,《人民周刊》
图片新闻
Copyright©2020 深圳智库联盟版权所有        承办:深圳智库联盟秘书处       备案序号:粤ICP备20058290号-2       网站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