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智库理论与实践》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暨第六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教授李刚出席“思想强国:未来五年的中国与世界”大会讨论环节。以下整理了他的发言。
沟通才能赋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实际上,我们对“沟通”这个词,对“Communication ”这一词长期以来存在误解,包括我们对白宫Communication Director,长期翻译成 “通讯主任”。其实这个词,我个人认为应该翻译为传播主任、沟通主任,至少是新闻主任,现在翻译成通讯主任,我们也不理解。都说智库是桥梁,个人觉得要想形成影响力,一定要有真诚、有效的沟通,这是影响力形成的基础。现在英语是事实上的国际智库工作语言,英美和欧洲人都是拉丁语系,天生具有沟通方面的优势,至少语言不成问题。我国绝大多数的智库都是用中文来作为工作语言的,一旦追求国际影响力,语言就成为障碍。原因不在我们,在于他们,西方人懂中文的太少。智库圈里面,西方或者说海外能掌握中文的人凤毛麟角。
中国现在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我们理应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思想。了解中国的思想没问题,我们总书记的书翻译成英文等很多种语言。但是了解中国的政策,这个就有问题。我们大量的政策都是中文的。智库出了这么多的研究报告,据我所调查,最近我们调查了1618份智库的研究报告,其中有英文版的不到1%。也就是说,西方想了解中国的数据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应该秉持的理念是,智库是桥梁,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来自于真诚、有效的沟通。
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有几个层次:一是在国际学术期刊的显示度,我们已经做到;二是在国际媒体的显示度,这个就很难做到。据我所知,王文院长坚持每周发一篇英文的媒体文章,中国没有几个智库能够做到。另外,在国际智库界的显示度、国际组织的显示度、国际公民社会的显示度、对外国政府的影响力都是几大方面。智库的成果要用你想影响的对象所熟悉的语言。
另外,我们要用国际社会熟悉的形式来影响国际社会。目前中国缺少一批旨在影响全球的基金会,我们也应该设立一批旨在影响全球的奖项。我们要设立面向国际的智库研究岗位,要推动学生到国际组织去实习、去任职。我们还应该研发一批旨在研究影响全球的指数和排名的产品,甚至还应该研发旨在影响全球的数据库。总之,要用国际社会熟悉的形式来影响国际社会,这样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