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登录
关闭
新用户注册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建设 >详情
陈朋亲:澳门高校智库深化区域与国别研究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日期: 2021-05-20    【字体: 放大  缩小 】

  近些年,众多高校成立了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但其研究范围覆盖不全,对几个大国关注较多,面向亚非拉小国的研究较少,出现了结构性失衡问题。由于特殊的历史渊源,澳门同世界葡语国家有着天然联系。同时,国家赋予澳门“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中葡平台”)的发展定位,将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秘书处设于澳门,使澳门的平台作用得到强化。在此情况下,澳门高校智库加强了对葡语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外交等领域的系统梳理,推动区域与国别研究朝着更深入、更专业、跨学科方向不断发展。

  葡语国家研究特色优势

  澳门与地处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巴西、葡萄牙、莫桑比克、安哥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几内亚比绍、佛得角、东帝汶和赤道几内亚9个葡语国家在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有着天然联系。9个葡语国家中,除巴西和葡萄牙外,其他都是正在发展中的小国,而小国是多边主义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在当前发展中国家崛起并有潜力改变世界格局的新形势下,我们不能忽视它们的力量。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更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新动向和新诉求,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所在。但是,当前针对东帝汶、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莫桑比克、安哥拉、赤道几内亚等葡语系国家的研究凤毛麟角。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澳门高校智库充分发挥澳门中葡平台的独特优势,更加关注葡语系国家,加强相关研究,拓宽高校区域与国别研究覆盖面,补齐冷门研究的短板。具体来说,包括深入探索葡语系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历史以及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的外交关系、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研究。

  近年来,澳门高校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澳门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葡语国家研究这一特色鲜明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为对象,先后成立了一批相关研究机构,如澳门大学的葡亚研究中心和中葡双语教学中心暨培训中心、澳门城市大学的葡语国家研究院和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澳门理工学院葡语教学研究中心、澳门旅游学院澳门与欧洲旅游高等研究中心等。

  为深化中国与葡语国家的交流合作,夯实澳门研究平台,澳门特区政府鼓励成立民间智库,如澳门经济学会、澳门学者同盟、澳门中葡语系交流协会、东方葡萄牙协会等。这些民间智库机构聚焦葡语教学、葡语国家法律、历史、社会、经济以及葡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中国与葡语国家关系等领域。

  经过数年研究,澳门高校智库不仅以专报和调研报告的形式向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还出版了一些研究著述,如《葡语国家蓝皮书:中国与葡语国家关系发展报告·巴西》《葡语国家与地区概况》《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国情概览》《葡语国家国情与中国澳门的作用》《全球化世界中的葡语国家与中国》《八个葡语国家商务资讯组合概述》《东帝汶挑战、发展与愿景》《葡萄牙投资环境报告》《安哥拉投资环境报告》《莫桑比克投资环境报告》《佛得角投资环境报告》《安哥拉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几内亚比绍的国情及对外关系研究》《葡语系国家经济、法律、商贸、管理体系研究》等。智库专家在期刊、报纸、网站上发表了大量相关文章。此外,澳门高校智库还努力建设葡语国家研究数据库。

  对接国内国际重大战略

  区域与国别研究是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面对世界形势的复杂化,澳门高校智库还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一,对接国家战略,深入理解“澳门角色”与参与路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各个国家国情差异较大,不同国家的文化、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因此,加强对沿线国家的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了解以及沿线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预测,对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关键作用。澳门高校智库应审时度势,充分发挥澳门平台作用以及与葡语国家的天然联系,积极关注葡语国家每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同时还要深挖葡语国家的政治体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整合葡语国家特点,形成小国、岛国、海洋国家等特色研究路径,为“一带一路”倡议与葡语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提供智力支持,从而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彰显澳门的角色作用。

  第二,加强资源整合,培养“一带一路”复合型人才。研究葡语国家,首先要以语言为基本工具,不仅要熟练掌握官方语言,也要了解非官方语言,以此为基础,获得一手文献资料,进行实地调研。因此,澳门高校智库需要充分发挥“葡萄牙语+”作用,整合高校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法学等学科资源,培养精通葡语国家法律、葡语国家政治外交的复合型人才。例如,结合葡萄牙语资源,建立以国别或区域命名的研究中心,开展从本科到博士的人才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导师商讨主修与辅修课程,对所研究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政治、社会进行综合性了解。此外,澳门高校也要积极推进与葡语国家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派学生前往研究对象国进行一年以上的实地调查和体验,深入了解对象国,赋予学生跨文化的经历。

  第三,加大科研资助力度,促进高校智库多出思想、多出成果。高校加大对区域与国别研究项目的支持,对科研团队具有导向作用,可以突破单一学科限制,推进区域与国别研究的顶层设计。澳门高校智库的葡语国家研究项目经费更多来自澳门高等教育资金,学校科研专项经费有待配套。因此,学校应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专项资助项目,鼓励师生申请葡语国家国别研究的工作坊、研究沙龙、学术会议、跨国田野调查,甚至配套经费,与葡语国家高校联合培养,做好一手科研。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和海外教授工作室,吸收优秀的区域与国别博士研究生来澳进行博士后研究,吸收海外葡语国家研究学者来澳开展区域与国别研究,既可以实现海外优秀专家育人,还能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环境,提升澳门高校师生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国际化视野,掌握更多的研究方法,进而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形成更多的好思想、好成果。

  第四,加强与内地高校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的合作,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澳门高校智库拥有多元文化优势,扮演着中国与葡语国家联系的桥梁角色。澳门高校智库应积极与内地高校加强联系,如联合申报区域与国别研究项目、学生交换、教师培训、联合出版、学分互换等项目支持,为政府部门、企业机构提供咨询调研、政策服务。同时,澳门高校智库还可以与国内高校共建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伙伴基地,开展葡语国家区域与国别跨境研究,弥补国内区域与国别研究的不足,提升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促进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作者单位: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