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开启之际,新型智库要想适应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要战略部署,就必须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价值公益化、方法科学化、制度合理化与产出高效化。新型智库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从多个维度着力,其中处理好智库在思想生产过程中的政治性与学术性、独立性与合理性、逻辑问题与现实问题、现实任务与潜在任务这四种关系是当前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
当代新型智库承担着时代赋予的服务党和政府的政治责任与提供研究咨询的学术责任。因此,新型智库建设具有政治性与学术性双重属性,这也是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的第一种关系。
新型智库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之一是政治性的坚守。在智库建设过程中,政治性集中体现为对国家和宪法的忠诚与承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正、平等、民主等价值观亦是智库政治性的应有之义。另外,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政治规则为核心,在稳定的政治秩序框架之中寻求现实政策问题的化解之道。
新型智库的生产力以学术性作为根本保障。马克斯·韦伯认为,学术是一种按照专业原则来经营的“志业”,其目的在于获得自我的清明及认识事态之间的相互关联。正是在此意义上,智库的学术性是指智库专家在应对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政策问题中形成的具有深刻洞察力、开创性与专业性的卓越思想。这一特质体现在智库专家的知识结构、价值遵循与思想生产中。其中,在思想生产过程中,学术性不仅在于政策上求真,还在于政策上求善。这在现实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架构中就指向了达成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策略选择。因此,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需在政治性的规约之下,通过卓有洞见的政策研究获得自我生存空间,从而实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的有效融合与高度统一。
独立性与合理性的关系
独立精神是学术的基本要求与研究科学性的保证,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的学术性也源于其独立性。合理性同样是智库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范式追求,正如韦伯所说,现代化的过程实质就是整个世界不断合理化的趋向。独立性与合理性的关系,成为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对的第二种关系。
当代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必须保持适当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财政的独立性。财政独立是智库独立的基础。这就要求智库资金要来源于凭借自我研究的独特贡献获得的利益,改变经费依赖于国家财政、企业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捐助的惯常行为。二是智库研究者保持独立存在状态。研究者有充实的物质、资金与时间保障,不因生存困境为难。三是智库研究者在观念上要保持自我独立性。智库研究者要以客观的理性思维来审视其理论逻辑与现实状态,保持独立思维,对社会问题的症结予以揭示。
独立性是智库存在的基本条件,但具备独立性并不代表其合理性就会自然生成。智库存在的合理性必须要借助核心任务来实现,因此,合理性就成为智库现代化建设的特征之一。智库合理性的建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对现实重大问题的及时准确回应与有效治理策略的提供,尤其是对于政府的重大战略布局、重大事件的处理,智库要具备提供系统全面、翔实准确、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的能力与优势。二是对于社会正常发展状态中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研究,智库需要做好科学的趋势预测、潜在风险评估以及未来可能遭遇问题的预警。如果智库没有对重大事件与突发的重大问题做出预判性研究,那么智库存在的合理性必将受到质疑。
逻辑问题与现实问题的关系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特征,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也遵循着“无问题不研究”的原则,是集中力量汇聚智力与思想成果,并付诸建设实践的过程,此过程也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在此问题导向下,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呈现出具体的逻辑问题与现实问题样态,这是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的第三种关系。
一方面,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并不必然是现实问题,亦可能是一种逻辑问题。此类问题只存在于逻辑链条下,存在于将来而不是此时。其研究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被研究者清晰把握之后,才可以推断出逻辑问题的存在。例如,“贫困者大量存在或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将会产生社会敌对”的逻辑如果成立,在当下虽有分化但无对立,未来将会出现的敌视与对立就是逻辑问题。这一逻辑问题的化解,可借助在此时切断逻辑环节得以实现,或在此时建构起预先治理的政策方案储备。
另一方面,现实问题解决的有效性是智库存在价值的表达,也是其问题导向的典型状态。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首先依赖于对社会问题的认定,没有第一步的问题认定,就谈不上有效的分析与对策建构。智库首席专家与研究者切忌自我设限、设置智库研究的禁区,否则许多重大问题就会面临既无思想理论分析又无现实解决思路和对策设计的困境。所以,现实问题、理论储备与解决对策之间应保持着一对多的状态,即一个问题的出现需要多种分析理论与解决对策相适应。
现实任务与潜在任务的关系
任务中心模式理论认为,任务是案主(Client)为缓和问题的严重性欲采取的行动。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阶段,可以把任务分为现实任务和潜在任务。在智库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起区别对待两种类型任务的现实机制,这是新型智库现代化需要应对的第四种关系。
区别对待两种类型任务的现实机制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结构层次原则。当前中国新型智库群体确立的任务体系,基本上应该与中国社会系统的内在结构保持一致,社会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不同层次社会问题的分层。二是特色发展原则。中国社会问题的多层次性需要智库发展的特色化,避免同构化与重复建构。三是时间次序原则。在时间次序上,智库呈现出现实问题与潜在问题并存的现象。因而,以现实问题与潜在问题为导向所建构的任务体系可具体化为现实任务与潜在任务。四是周期限定原则。以时间层次为依据确定的任务体系必须有完成周期的限定,这种时间限定使智库研究具有了实效性要求。具有紧迫性的现实任务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长期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的潜在任务需要进行跟踪研究,成果必须及时定期发布。当然也需要注意,每一任务的确立也需要立足于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与研究特色,以区域发展的需要来引导规划设计。
总之,在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处理好上述四种关系是实现新型智库存在独立性、方法科学性、功能有效性的前提。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需要不断探索新型智库的策略与方法,使智库成果真正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多元主体的行动逻辑及冲突治理研究”(21BZZ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徐彩勤 裘志远,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