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从实践角度看,新型智库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在咨政建言、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型智库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库,在提出政策建议以及影响政府决策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推动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还要不断强化舆论引导功能,确保新型智库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在提供政策咨询与建议的同时,新型智库还必须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智库话语体系,面向社会大众进行知识、思想和文化传播,积极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深刻理解重要价值与意义
新型智库主张将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国家软实力,助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在深入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要深刻理解新型智库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第一,有助于构建多元化利益表达机制。新型智库致力于提供客观公正的公共政策研究产品,成为政策制定者与公众之间理性沟通的重要渠道。一方面,作为政策阐释与政策传播的重要主体,新型智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公共政策传递给大众,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决策意图与政策目标,减少政府与公众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从而提高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另一方面,作为聚合民意的关键角色,新型智库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聚合了公共利益和大众诉求,进而在提供决策咨询过程中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充分的民意支持。因此,作为相对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新型智库通过引导社会舆论,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多元化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在国家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了“安全阀”作用。
第二,有助于营造理性化社会舆论环境。在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新型智库发布公共政策研究成果、传播政策专业知识,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大众理性思维能力,助力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而且能够有效影响社会舆论。新型智库团队的专业人才通常具备专业化理论知识与分析能力,在对社会公共政策问题进行解释和回应的过程中,能够改变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认知观念、思维逻辑以及行为方式,使公众表达与互动行为趋于理性化。通过这种方式引导社会舆论,新型智库在实现自身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既能够深化公众对社会发展与政策问题的认知和理解,也能够为社会舆论理性发展奠定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三,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业发展。通过解读政策、阐释理论、评估制度等形式传播公共政策,新型智库逐渐成为推动公共政策实施的重要主体,也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互动,以及实现政策信息共享的重要传播媒介。新型智库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不断改革完善的智库体系,其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实践应用,致力于改造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智库影响社会舆论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决策需求,提供专业性、权威性与前瞻性的思想与智力支持。由此,通过影响社会舆论,新型智库积极营造能够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力的意见氛围,充分发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功能,有效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有效展现核心传播优势
第一,发挥新型智库研究团队的专业性。作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参与主体,新型智库拥有大量相关领域的精英人才,这些高素质的专业研究人员大都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他们的思想及研究成果对社会思潮的产生及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成为新型智库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优势。实践证明,智库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智库的舆论影响能力。积极推动强化新型智库的舆论引导功能,必须充分发挥新型智库研究团队的专业优势,对党和国家政策进行全方位解读和分析,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前瞻性。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推动政策顺利实施,而且有助于将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符合政策目标与政治大局稳定发展的方向,推动国家与社会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拓展新型智库研究过程的实践性。与一般性学术研究不同,智库研究必须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也就是说,新型智库必须扎根实践,直面国家与社会治理实际问题,致力于提供精准、务实的政策建议,增强政策服务的实效性。尤其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新型智库要有效影响社会舆论,必须立足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注重实践研究,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新型智库研究还要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尽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研究问题的针对性和研究结论的准确性,以保证研究结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同时,新型智库还要借助自身身份灵活的优势,有效增强自身社会舆情研判能力,主动与政策制定者建立常态化的联络机制,针对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的战略性问题力争提前介入并展开系统研究,形成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第三,保障新型智库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作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新型智库在与其他舆论传播行为主体的互动中,促成了政策制定者意图与公众意见的双向流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及时纠正普通公众的错误意见或不当认知,减少公众意见中的短视与片面成分,而且有利于实现民意的合理表达以及社会舆论的理性传播。同时,在此过程中,新型智库要始终保持自身作为专业研究咨询机构的独立性,以保证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因为只有合理保障新型智库研究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才能够保证提供具有较高科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政策建议,进而对公共政策制定产生实质性影响,才能够吸引社会大众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赢得普通公众的信任。
精准把握有效途径
新型智库研究要始终做到紧跟社会热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加大传播力度,真正实现既有效服务公共决策又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利益期待的目标。
第一,增强理论阐释力。新型智库有效影响社会舆论必须熟悉社会舆情发展态势。由此,新型智库必须紧跟社会热点,针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及时做出科学预判,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为公众理解热点问题提供参考,防止舆论走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新型智库要不断增强“与时俱进”的理论阐释力。一方面,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和趋势,准确把握公共政策问题的时间窗口,针对政府急需解决的政策议题给予科学论证和分析,并通过媒体发布研究成果,吸引公众注意力,进而达到影响舆论走向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对社会热点保持高度敏感性的基础上,依靠专业研究团队提高针对重大政策问题的理论阐释与分析能力,准确把握社会发展与政策环境变化的节奏,积极探寻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科学方案。
第二,提高社会公信力。新型智库要善于针对影响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基于这一点,新型智库研究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决策咨询建议。与此同时,新型智库要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社会公信力。一方面,要注重调查研究,积极主动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真实情况,广泛调研,潜心研究”,从根本上保证智库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依靠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权威性赢得影响公共政策走向的话语权。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密切联系,了解政府重点关注与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掌握政府决策发展动态。尤其是鼓励智库研究人员亲身参与政府决策,深入理解政府决策意图和目标,从而更加准确地为公众解读和阐释公共政策。
第三,提升舆论影响力。智库成果越是被广泛传播,越容易影响社会舆论走向,也越容易被政策制定者认可和接受。因此,新型智库要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信息传播能力,通过主动向公众呈现思想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众的观点、意见、态度及情绪。在此基础上,新型智库要不断提升“咨政启民”的舆论影响力。一方面,要扩大新型智库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通过竞争头条新闻、发表评论文章、接受高端访谈等形式扩大传播影响范围。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在网络新媒体传播新型智库研究成果和思想观点,主动占据网络舆论空间的优势地位。与此同时,新型智库在阐释新政策或阐发新思想的过程中,要尽量以一种大众能够看得懂、传得开的形式进行信息传播,这样更容易吸引普通公众的注意力,也更容易对社会舆论走向产生实质性影响。
构建科学评价机制
新型智库秉承独立、客观、科学、公正的研究理念,依靠其专业化的研究团队提出创新性思想和观点,不仅有助于通过影响政府决策实现公共利益的整体目标,而且潜在地影响了公众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思维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新型智库的舆论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强化新型智库的社会舆论引导功能,还需要构建新型智库引导社会舆论的科学评价机制。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新型智库内部评审监督机制,确保提供高质量高水平思想产品,为赢得决策者认可与大众接受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新型智库传播能力评估机制,积极寻求建立与大众传媒常态化的合作关系,有效利用各种传播平台与渠道提升新型智库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还要积极推动构建新型智库公众反馈机制,定期实施针对新型智库传播内容的回访与测评,科学分析传播效果,充分了解公众对于新型智库引导社会舆论的情绪和态度,持续提高新型智库影响社会舆论的有效性。
(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智库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ybzz21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