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登录
关闭
新用户注册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建设 >详情
石培培:推动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日期: 2022-12-07    【字体: 放大  缩小 】

  我国新型智库建设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定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中国特色”和“新型”主要体现在中国道路、中国立场和中国模式上,而不是照搬国外模式。基于明确的发展定位,新型智库近年来在服务政府决策、积极建言咨政,以及提升国际话语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为新时代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十年来,为加快新型智库的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对新型智库的建设工作做出系列部署,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新型智库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党的二十大的顺利召开,又为新型智库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期。

  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党中央针对加快新型智库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系列部署。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5年1月,从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出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提供了路线图。2020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会议强调,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要精益求精、注重科学、讲求质量,切实提高服务决策的能力水平。此次会议充分展现了我国对于建设高质量智库的重视。上述重要论述和指示,对新型智库的发展起到了战略性的促进作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以及政策的持续发力,推动我国新型智库建设工作踔厉奋发,稳步向前。我国新型智库的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以下三大特征。

  一是新型智库建设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新型智库自身建设的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数据看,2013年以来,围绕新型智库建设相关的学术研究文章已达2000余篇,涵盖了管理学、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科学研究管理、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工业经济、数字化、企业经济、领导学与决策科学等30余个学科门类。在研究主题上,突出了新型智库建设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加智库研究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贡献,解决新型智库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短板问题,完善新型智库发展与现有体制机制的衔接,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促进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新型智库在构建软实力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我国新型智库建设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定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中国特色”和“新型”主要体现在中国道路、中国立场和中国模式上,而不是照搬国外模式。基于明确的发展定位,新型智库近年来在服务政府决策、积极建言咨政,以及提升国际话语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国内国际的复杂形势,新型智库充分发挥了较好的公共外交和二轨对话职能,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提升了对国外中伤我国的各种虚假研究和负面舆论的反击能力。以美国37家主要涉华智库的官网文本分析为例,2013—2022年,美国涉华智库专家引用我国新型智库研究成果、学者观点的频次逐年增加。依托新型智库平台,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新型智库已经成为我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新型智库在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根据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等的数据,截至2020年,窄口径统计我国智库已有3000多家,宽口径统计各类智库型机构达3万家之多。近两年智库发展速度未减,此数据可以作为我国目前智库发展规模的一个重要参考。从中国智库索引(CTTI)系统收录的941家智库情况看,当前我国智库涵盖了53个研究领域,其中产业政策、金融政策、文化政策、财政政策、市场政策、外交政策较为热门,均有超过100家智库聚焦,紧扣我国发展需求。在区域分布上,华北地区共338家智库被收录,占比35.9%;华东地区以240家紧随其后,占比25.5%;华中地区以99家位列第三,占比10.5%;其余地区来源的智库数量相对均衡。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新型智库的决策咨询网络建设工作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对于充分实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起到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未来的发展机遇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为我国新型智库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是科学化发展的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从“科学技术现代化”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接近、深入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本质。新型智库建设从专业化、科学化走向学科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例如中国科学院潘教峰团队提出的“智库双螺旋法理论”已经引起了智库界的广泛关注,新型智库建设即将迎来科学化的阶段,实现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建设的发展。

  二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机遇。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新型智库创新链条的源头活水,是做好新型智库共同事业的战略动能。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文化强国、科技强国,中国的新型智库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责任也会更重。这对新型智库的基础理论研究功底和创新能力既是挑战,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是科研成果市场化转化的发展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新型智库改革是体制机制创新和市场化发展的有机结合。面向未来,新型智库科研成果的转化、产学研更加广泛的合作、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智库多层次服务的拓展等方面将会进一步与市场经济规则接轨和融合,智库的智识成果与经济和社会的融合将会创造出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机遇。

  四是国际合作和国际发展的机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也会越来越多,如地缘政治的冲突加剧,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气候危机、生态危机、健康威胁等,这些问题除了国家之间的正式合作,也需要不断加强国际非正式沟通交流,新型智库将会在其中承担越来越多的公共外交任务,助力国际危机的化解。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看,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无疑需要新型智库发挥更多的作用。

  未来,新型智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相关立法,加强新型智库中的民间智库管理。当前我国社会化智库发展迅速,需要相关的专门立法予以规范引导。二是减少新型智库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方面的相关制度限制。现有的涉外智库管理机制主要参照的是政府涉外公务人员的管理规定。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发展,新型智库需要与相关国家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合作,在人员监管等方面,可以有更为灵活的配套机制。三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智库注册等级监管信息化系统,提高对我国智库的精准监管能力,增强智库的安全可靠性。四是进一步丰富智库成果的奖励机制。目前我国的智库成果奖项主要针对官方的智库机构,为了鼓励新型智库社会化高质量发展,建议拓宽智库成果评奖范围,丰富奖励类别,加强对社会化智库的激励,促进新型智库多出前瞻性成果,推动新型智库的创新能力发展。五是加大对新型智库基础研究的支持。新型智库的发展,离不开对新时代基础理论的研究,因此需要加大这一方面的资助。六是加强新型智库成果传播,提高国际影响力。例如,国际社会对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高度关注,要充分发挥新型智库的灵活性和自主性,面向国际开展具有思想穿透力的推广和交流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图片新闻
Copyright©2020 深圳智库联盟版权所有        承办:深圳智库联盟秘书处       备案序号:粤ICP备20058290号-2       网站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