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登录
关闭
新用户注册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建设 >详情
促进教育智库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日期: 2023-04-06    【字体: 放大  缩小 】

  教育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专业型智库,应切实推动党的教育理念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在指导实践、引领发展中大有作为。教育智库的高质量发展需借鉴国外教育智库发展经验,基于国情民情,为促进教育政策制定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舆论引导,以及为教育决策咨政建言。

  基本特点和目标要求

  教育智库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立足国情民情,成为教育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离不开”的新型智库;又要借鉴国际智库经验,打造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以便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元素、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因此,教育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点和目标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服务教育决策为宗旨,凸显中国特色,强化国际视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针对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提出对策、形成决策、促进政策的研究咨询机构。教育智库也不例外,必然以服务教育决策为宗旨,以教育战略问题和教育重大现实问题为研究主题,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因此,教育智库要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积极融入问题界定、议程设置、政策形成等教育决策全过程,要从以注重学术的教育理论研究为主向以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教育政策研究为主战略转型,切实解决智库决策“跟不上”、成果“不适应”的突出问题。同时,教育政策研究要凸显中国特色、坚定中国立场和体现中国风格,当然也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思维研判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趋势,从国际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潮流中对中国教育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并提出中国方案。

  教育咨政建言为责,推动政策辩论产出卓越成果。教育智库就是要从专业化的角度,对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和科学舆论引导,为教育决策建言,为公众释疑,真正实现“以智咨政”“以智启民”“以智促治”等职责功能。有学者认为,顶级教育政策智库是针对教育政策问题,为决策者和公众提供卓越创新研究和战略分析的教育政策机构,对公众广泛高度关注的教育政策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其目的是推动教育政策讨论,促进相关行为主体间合作,进而提升国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因此,教育智库可以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以及举办座谈论证会、学术研讨会、研究成果发布会等方式推动教育政策辩论,最终让智库“谋划”转化为教育决策,让智库“方案”转化为教育行动,让智库“言论”转化为教育共识,切实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

  “聚智”“融智”保持相对独立性,资金保障人才的专业性与多样化。教育智库是紧紧围绕教育政策的“思想库”、大众言论的“舆论库”和服务咨询的“人才库”,具有典型的“聚智”“融智”特征。教育智库的相对独立性,是确保教育政策研究前瞻性、科学性、客观性的前提,是维护其声誉和影响力的重要基础。同时,教育智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就是充足的经费保障和人才的专业性与多样化。一方面,资金来源和使用关系到教育智库的生存和发展,更是教育智库确保研究质量和成果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教育理论研究的复杂性和现实教育问题的宽泛性,必然要求研究人员的专业性和多样化,由多学科背景、多职业经历的人员组成的人才队伍,有利于确保教育决策咨询的高质量。

  发挥公共外交功能,强化国际合作,讲好中国故事。教育智库要充分发挥国家“第二外交”渠道作用,一方面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强化国际合作,在教育理念、教育改革与实践发展中发出中国声音;另一方面注重数据化建设,使研究成果内容数据化,成果传播方式多元化,有效提升决策影响力和话语权。任何智库的研究成果或咨政报告要想在复杂的政策环境中产生效果,就必须在立足当地的同时具有全球视野。因此,教育智库可以通过与海外研究机构的合作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的方式来实施本土化策略,收集第一手资料和吸引所在国优秀研究者或专业人员;构建全球智库网络或者利用现有的政策网络,以便更好地协调全球政策观点、抢占国际问题研究的“桥头堡”,促进全球教育发展和提升国际影响力。

  提高服务水平的基本取向

  追求教育智库的核心价值,即为教育决策“献声”、为人民满意“献力”、为学术思想“献智”。教育智库要有较强的决策影响力、成果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就必须坚持党管智库,实现教育强国战略。因此,教育智库一是为党和政府教育决策、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言献策;二是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促辩论、出对策;三是要为学术思想的原创性求实求真,守正创新。新型教育智库要立足长远,提升价值定位,这不仅是对智库自身负责,更是其发展的活力源泉和生命力所在。

  加快建立决策部门与教育智库的人才交流机制。《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教政法〔2019〕16号)强调,完善管理制度,灵活运用编制配额,建立持久良性的“旋转门”机制,促进优秀科研人员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机构任职,聘请有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的行政领导、学校校长(教师)、企业高层次人才等到教育科研机构担任专职或兼职研究员。由此可见,实现教育智库与决策部门间人才“旋转门”机制在政策层面是没有阻碍的,但实践层面的人才“旋转”还处于非常态化。对此,一是要转变思维观念,促进人才的职业流动,实现智库思想与公共政策融通融合;二是各地区可以制定智库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机构人才交流的激励机制与实施细则,促进人才良性流动。

  构建教育智库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保障体系。新型教育智库大致可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智库,体制内智库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较有保障;而体制外智库经费来源则较为多元,包括社会捐赠、委托项目拨款、基金会资助和自有资金等。资金雄厚和使用的自主性是保证智库成果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智库资金资助体系和经费管理体制,充分调动智库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教育智库的运营,同时鼓励企业、基金会和个人捐赠,以增强其自身资金的运营能力;从政策和机制上鼓励并支持国内设立智库发展基金,基金资金的投资收益可用于机构日常运营,以支持智库的思想创造。

  进一步扩大教育智库的学术思想传播渠道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教育智库,一是要重视传播形象塑造,坚决防止研究成果的“自娱自乐”心态,打破传统“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运营思维。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上敢于发声、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有针对性的咨政报告,塑造有担当、有作为的智库形象,打造有影响力、有特色的智库品牌。二是重视全方位搭建传播渠道,以实现智库舆论影响力的最大化。教育智库通过举办高端论坛或大型的公开会议、构建智库网络、通过网络媒介推送研究成果或信息资料等,充分发挥政策议程设置和公共舆论塑造的作用。三是重视与国际教育组织、智库机构合作,既能保证中国教育智库站在国际问题研究的前沿和第一方阵,又能最大限度扩大其思想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国际影响力。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郑代良


图片新闻
Copyright©2020 深圳智库联盟版权所有        承办:深圳智库联盟秘书处       备案序号:粤ICP备20058290号-2       网站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