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登录
关闭
新用户注册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员动态 >详情
余凌曲:发挥金融活水作用 推动深圳外贸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 2023-08-02    【字体: 放大  缩小 】

  提 要

  提升金融服务外贸发展的能力,不仅仅是当下的紧迫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聚焦外贸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发挥跨部门“几家抬”合力,推进“组合拳”政策有效落实,增强金融支持外贸的精准度和效能。

  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联合深圳市商务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深圳金融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涵盖进出口信贷融资、跨境贸易结算、出口信用保险、汇率风险管理等内容的一系列政策。《意见》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现阶段外贸领域面临的融资难、结算难、风险高等难点痛点问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措施,充分发挥金融稳外贸、稳增长作用,另一方面立足长远发展,强化金融对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作用,以金融创新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新优势,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深圳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新形势对深圳外贸金融创新发展提出新要求

  外贸是深圳经济的重要支撑,在深圳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的带动作用。例如,深圳最早依托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学习掌握国际先进技术、标准、生产管理方式,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不断攀升,迅速崛起为世界知名的IT产业硬件制造中心。2022年,深圳市外贸进出口3.6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2.19万亿元,规模连续第30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与深圳产业升级相匹配,目前深圳出口商品也以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外贸出口结构更加优化。

  在深圳推进国际贸易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深圳外贸金融创新发展的贡献十分突出。据深圳银保监局数据,截至5月末,深圳中资银行外贸企业融资1.22万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中小外贸企业融资同比增长65%,跨境电商融资同比增长255%;辖内出口信保公司服务小微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居全国首位,出口贸易险已决赔款同比增长139%。当前,深圳外贸发展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挑战,也对外贸金融创新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金融纾困力度。如《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抓实抓好外贸领域信贷投放,积极满足民营、中小微企业外贸融资需求”。目前,全球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下国际贸易增长明显放缓,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进“友岸贸易”“近岸贸易”进一步降低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外贸企业普遍面临订单缩减、客户流失、成本攀升、企业现金流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小外贸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金融机构不仅不能因为中小外贸企业出现经营风险而抽贷、断贷,对于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外贸企业,反而应当“逆势”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确保外贸企业资金链不断,维系业务正常开展,支持外贸企业谋划更长远发展。

  二是针对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提供特色金融服务。如《意见》提出“拓宽外贸新业态跨境结算渠道,促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规范创新发展”。目前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正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而深圳是我国外贸新业态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深圳拥有跨境电商卖家逾15万家,占全国一半,市场份额占全国近40%。外贸新业态与传统贸易的金融需求不同,比如跨境电商有着小额、高频、快速等显著特征,传统银行跨境结算模式难以满足跨境电商需求,深圳金融系统针对这一问题在全国率先推出“出口跨境电商直通车”业务,大幅提升跨境电商资金结算效率。未来,金融机构还需要围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支付结算、信贷融资、风险管理等需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工具,加大对贸易创新和贸易新业态的金融支持力度。

  三是运用金融科技手段赋能外贸金融创新发展。如《意见》提出“支持金融机构推广应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场景,参与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银政企对接”。金融支持外贸的一个痛点问题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在获得外贸企业真实交易背景信息的基础上提供相应金融服务,而这些真实交易信息往往分散在不同部门,难以被金融机构获取和整合利用。以国家外汇管理局搭建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代表,金融机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快速、准确、低成本搜集外贸企业交易信息,以此为外贸企业提供结算、汇兑、融资等金融服务。深圳作为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完全有实力加强外贸金融领域的金融科技创新,搭建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精准破解外贸企业信用信息匮乏、银企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风控成本高等问题,加快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地满足外贸企业特别是新业态外贸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为市场主体降本增效注入金融科技动力。

  四是在落实国家重大金融战略中提升外贸金融服务质效。如《意见》提出“加快落实‘金融支持前海30条’”“提升本外币跨境资金统筹使用效率”“支持跨境贸易结算境内外联动”“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融资中的使用”。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对深圳落实国家重大金融战略做出了具体任务部署,其中“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探索跨境支付清算新机制”“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等创新性政策举措都对深圳加大金融支持贸易力度发挥了重要牵引和支撑作用。例如,使用人民币开展跨境贸易替代以往美元贸易结算,深圳外贸企业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管理资金成本、提高融资便利、实现稳健经营。在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推动下,2022年深圳市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达3.2万亿元,外贸企业也充分享受到金融改革带来的巨大红利。下一步,顺应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有序开放大趋势,深圳可以将金融开放探索与外贸金融创新相结合,不断提升外贸金融供给质效,为我国金融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生动案例。

  推进“组合拳”政策有效落实,提升金融服务外贸能力

  提升金融服务外贸发展的能力,不仅仅是当下的紧迫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聚焦外贸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发挥跨部门“几家抬”合力,推进“组合拳”政策有效落实,增强金融支持外贸的精准度和效能。

  一是充分发挥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和精准服务外贸企业的主体作用。各类金融机构应推动外贸金融专业化发展,常态化开展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结合外贸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特点及金融需求和风险特征,提供包括结算、融资、风险保障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促进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协作融合,发挥各自功能和优势,建立金融服务闭环,提高金融综合服务水平与能力。运用多种金融科技手段,开发与外贸企业客户经营活动相匹配的、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时效性、便捷性和可得性。

  二是加强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和业务引导。为推动政策有效落实,金融监管部门应把外贸金融发展纳入对金融机构的监督考核体系,有针对性地引导金融机构将有限金融资源向外贸领域投入,重点满足民营、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及金融需求。加强外贸金融政策宣传推介,提升政策的影响力,推进外贸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及时总结提炼外贸金融创新经验和经典案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加强宣传,为金融支持外贸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地方政府对外贸金融创新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地方政府应积极探索外贸金融发展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引入政府性融资担保、外贸融资财政贴息、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等方式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资源投入及金融服务。整合联通海关、税务、交通物流等各部门信息资源,搭建外贸企业大数据信息平台,为金融机构获取真实有效外贸交易信息提供支撑。建立外贸金融创新奖励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国际化、跨境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跨境支付结算新机制新工具等领域金融创新,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外贸金融创新案例和发展经验,最大限度释放国家金融制度红利。

  (作者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


图片新闻
Copyright©2020 深圳智库联盟版权所有        承办:深圳智库联盟秘书处       备案序号:粤ICP备20058290号-2       网站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