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40年来,深圳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用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40年来,深圳的经济金融发生了巨变,深圳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演变成为亚洲第五大城市、全球第九位金融中心城市,在世界的舞台熠熠生辉。其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还享有“设计之都”“时尚之都”等美誉。
40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了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职能,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建设现代金融市场,探索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金融治理水平,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精彩“样本”。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总编辑陈之为对话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行长邢毓静,畅谈深圳金融改革开放如何在“小舞台上唱出了大戏”,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成为当代中国金融沧桑巨变历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深圳的成功在于改革开放
陈之为: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您认为,深圳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邢毓静:深圳的成功在于改革开放,在于率先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通过改革让政府更好地发挥其职能。
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有一个突破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排头兵。1979年4月,曾深入原广东省宝安县调研、痛心于“逃港潮”的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同志,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向中央提出了创办对外加工贸易区的设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中国大变革的时钟轰然鸣响,作为习仲勋同志主政广东期间提出的建议和邓小平同志圈定的国内首个经济特区,深圳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
40年来,经济特区的发展倾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血。中央主要领导人都对经济特区的发展给予了巨大的关怀、支持和指导。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超过290家选择了落户深圳。深圳的金融机构实力大大增强,金融市场、金融体系运行总体健康平稳,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日益完善。
“排头兵”“试验田”和重要“窗口”
陈之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经济特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的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能否请您展开谈一谈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发挥了哪些作用?
邢毓静:深圳对于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1979—2019年,深圳本地生产总值从1.96亿元增长到2.7万亿元,年均增长26.90%,经济总量先后在国内超过广东广州,国际上超越新加坡,位列全国第三,居亚洲第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06元增至20.3万元,年均增长15.65%,继续居内地副省级以上城市第一位;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从0.17亿元增长到0.3万亿元,年均增长28.43%。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渔村迅速崛起成为一座拥有上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罕见的奇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
第二,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的作用。深圳经济特区自创办以来,就充分运用中央赋予的改革试验权,跳出现行体制,敢闯敢试,勇于探索,从单项改革突破到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其他领域改革,不断将改革推向深入。20世纪80年代初,以基建、价格、工资改革等为突破口,率先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率先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外汇体制、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制度、财政金融改革,在全国建设起首个要素市场和证券市场,发行新中国的第一张股票;20世纪90年代,开展综合配套改革,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新世纪以来,推动营商环境、商事登记制度、科技供给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营造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在这40年里,深圳经济特区创下1000多项全国第一,率先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率先实现了从封闭向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转变,率先实现了从依靠优惠政策促发展向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的转变,为全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充分发挥了“试验田”的作用。
第三,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窗口”作用。深圳经济特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台和有众多港澳台胞和侨胞的优势,充分运用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对标对接全球国际市场和金融中心,率先通过“外引内联”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三来一补”等形式,充分利用境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发展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9年底,深圳市历年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7832个,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76.62亿美元。201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万亿元,其中出口1.6万亿元,连续二十七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
改革是深圳的根和魂
陈之为: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四个核心城市之一,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主体。近年来,深圳金融部门如何用改革的办法深化发展,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邢毓静:改革是深圳的根和魂。近年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和外汇局深圳市分局(下称“人行深圳中支”)大力推进金融支持“双区”建设,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提升个人跨境汇款便利化水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强跨境金融支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发展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等改革创新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第一,在深圳市开展资本项目和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及跨境人民币结算高水平便利化试点。试点企业无须事前向银行逐笔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资金结算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一是推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由货物贸易扩展至服务贸易。2020年1—8月,深圳试点银行累计为企业办理货物贸易试点业务51.75亿美元,规模约为上年同期的2.2倍。2020年6月,人行深圳中支指导深圳中行、建行为两家试点企业开展首批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截至8月末,累计办理试点业务636.7万美元。二是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高水平便利化试点拓展至全市。2020年6月,人行深圳中支正式将跨境人民币结算高水平便利化试点范围由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拓展至全市。截至8月末,深圳市银行共将119家企业纳入跨境人民币结算优质企业名单,累计办理试点业务46.19亿元人民币。三是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截至2020年8月末,深圳辖内办理该项业务的企业共325家,金额合计36.5亿美元。
第二,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市场主体打通本外币结算渠道,提升了结售汇便利化服务水平。一是推动辖内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办理跨境电商业务。全国五家试点银行中有三家位于深圳,其中全国首家试点银行于2019年年底落地深圳。截至2020年8月末,深圳试点银行共服务商户1147家(已收款商户113家),涉及订单42万笔,跨境收款总金额474.5万美元。二是指导银行办理“跨境电商直通车”业务,由银行自贸区分行直接为小微、民营出口电商办理跨境人民币出口收款,减少第三方中间环节,为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自2018年业务推出以来,累计办理金额596亿元,为出口跨境电商节省手续费约8900万元人民币。其中,2020年1—8月办理287亿元,节省手续费约4300万元人民币。三是全国首创“中信一达通”模式,支持外综服企业代办跨境电商出口收汇。自2020年5月业务开展以来至8月末,中信银行外综服(一达通)跨境电商出口收款318笔、1171.1万美元,提款客户247户,项目总维护客户36567户。
第三,推进多项资本项目改革创新,提升了企业跨境投融资便利性。一是率先落地企业外债一次性登记改革试点,便利企业在宏观审慎额度内自主选择跨境融资时机。2020年2月试点以来至8月末,已为16家企业办理业务197亿元,帮助企业降低综合融资成本2个百分点左右。二是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允许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既可以在2.5倍净资产的额度内借用外债,也可以在高于2.5倍净资产但不超过500万美元的额度内借用外债。2020年4月试点以来至8月末,已为企业办理业务约2亿元人民币,便利中小微科技企业通过跨境融资通道“握手”境外低成本资金。三是推动招商银行启动银行专项外债结汇试点,借助银行专业化优势,便利境内中小微实体企业使用境外低成本资金。2020年9月8日,招商银行为五家境内企业完成首批试点业务项下境内贷款,合计2.4亿元人民币,企业平均借贷成本较之前境内人民币贷款低约50个基点。四是推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的开展,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本外币业务互联互通。
第四,获批开展个人外汇管理便利化举措,为境外高端人才的薪酬、赡家款、子女学费收支提供一揽子民生便利,在深圳市全面推广中资机构驻海外员工薪酬结汇的便利化试点,解决企业外派员工薪酬结算的实际需求。
第五,不断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2020年1—8月,深圳市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规模达1.53万亿元人民币,按省排名位列全国第三,占深圳市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重为44.7%,人民币已成为深圳第二大跨境结算货币。此外,推动设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内首家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深圳博约基金。
第六,加强跨境金融支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是推进跨境移动支付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应用,便利湾区居民跨境移动支付。截至2020年8月末,财付通公司微信支付在港澳地区拓展跨境商户约12.7万家。累计有23.55万香港居民使用跨境钱包在大湾区消费,跨境移动支付合计268.14万笔、3.94亿元。二是组织中银香港、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出代理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业务试点。截至2020年8月末,共为香港居民开立内地个人银行结算账户9.90万户,占内地全部试点业务开户数量的94.91%。
第七,发挥引领作用,推进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一是拓展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应用,打造立足湾区、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贸易金融生态。目前已实现供应链应收账款多级融资、跨境融资等多项业务上链运行,并于2019年11月正式启动了与香港贸易联动平台的互联互通工作。截至2020年8月末,在深圳市参与推广应用的银行共49家、网点666家,上链业务约6万笔,发生业务1.7万笔,金额折261亿美元,惠及企业3642家。二是推动绿色金融重大平台落地深圳。2019年10月,推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绿色金融联盟“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验室”(Real Economy Lab)落地深圳;2020年9月,深圳绿金委联合多部门发起设立全国首个区域性绿色金融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联盟秘书处常设深圳。三是推动金融科技“两试点、一中心”在深落地。2019年10月,深圳获批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2020年4月,深圳获批开展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2019年11月,推动首个国家级金融科技测评中心落户深圳。
促改革要与防风险能力相匹配
陈之为:今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疫情防控、稳外贸稳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的需求,出台了外汇绿色通道、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等一系列便利化政策举措。在政策落地过程中,您认为外汇管理工作如何实现既能放得开、又能管得住?具体有哪些风险防范措施?
邢毓静: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外汇便利化政策举措,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也是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的具体体现。辖内企业普遍反映,便利化措施有效提升了跨境贸易、投融资的便利化水平,对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有效破解制约外贸企业经营的堵点难点、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更大程度激发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活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外汇局深圳市分局将一如既往推动外汇便利化政策落地见效,确保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同时,密切关注和积极应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防范推进改革开放伴生的风险是改革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促改革要与防风险能力相匹配,守不住风险底线的便利只是形式上的改革,没有风控和监管能力保障的改革不可持续。外汇和跨境金融支持“双区”建设,要始终遵循“跨境交易能留痕、违法违规交易可追溯、外汇市场失衡时可调节”的改革三原则,力促改革创新与防范化解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辩证平衡。
一是加强前瞻性分析,紧跟市场动态,强化金融机构合规意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不断完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两位一体框架,大力提升监测预警的前瞻性和灵敏性,深入梳理重点领域的风险点,填补监管空白,压紧压实市场主体责任、强化其合规经营意识,以及时识别、预警和纠正改革伴生的潜在宏微观风险;同时,通过分类施策,实现“放得开”与“稳得住”的有机统一,保障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二是向科技要力量,助力提升监管效能,不断提高对跨境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顺应市场发展需求,深化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促进金融科技与外汇业务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以科技赋能监管、助力防范化解跨境金融风险能力”的路径,提升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效能和精准度,筑牢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科技防线。
三是深入推进金融开放创新,用改革的办法促进防风险。很多金融风险的产生,客观上既有监管不足的因素,也有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市场交易规则不健全、对内对外开放不充分等深层次体制机制因素。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和金融创新,加强开放创新政策的研究和储备,坚持用开放创新发展的办法来“固本强基”、防范风险。
金融支持“双区”建设服务“双循环”
陈之为: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接下来,深圳金融部门将采取哪些举措在金融支持“双区”建设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邢毓静:金融支持“双区”建设(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服务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准确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金融活,经济活;经济兴,金融兴;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在“双区”建设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中,金融无疑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促进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
第二,规则先行。融入国际规则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涵,是全面开放的重要体现。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可以在推动湾区内金融规则趋同上有更大作为。例如,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探索实行金融机构和业务准入的“单一通行证”制度,进一步推动湾区内金融市场开放和资金流动,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金融改革先试先行、探索经验。
第三,科技助力。金融科技能有效拓展金融发展的可能性边界,提升金融供给水平。因此,应充分运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跨境第三方支付等科技手段,为大湾区科创金融、贸易金融、民生金融、绿色金融等赋能,为“双区”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科技支持,以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双区”建设的作用,促进形成双循环格局。
陈之为:深圳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您如何看待去全球化浪潮、中美关系日趋紧张、新冠肺炎疫情等“黑天鹅”事件对深圳经济的影响?人行深圳中支有哪些举措?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形势,您有何看法?
邢毓静:今年以来,深圳始终以先行示范区标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季度深圳GDP虽同比下降6.6%,但二季度快速反弹,增长6.2%,上半年增长0.1%,展现出强大韧性。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增速持续回升,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均保持较高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继续收窄。
为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人行深圳中支落实落细总行金融支持政策,牵头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深圳市)印发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28条”实施意见,并积极做好对大中型重点支持企业的名单推送、与商业银行的对接,落实地方政府配套支持等工作。
由于深圳市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主要集中在社区基层,人行深圳中支发布了《“深入社区稳企业保就业”专项行动方案》,深入深圳全部10个区(新区),创新开展了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工作,针对性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截至9月18日,联合辖内政府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和26家商业银行,共走访2026家企业,推动有融资需求的1042家企业中的557家,初步达成授信意向,其中335家为首贷需求企业。截至8月末,深圳地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8319.3亿元,同比增长36.3%。8月,在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的占比位居全国前列。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促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已进入动荡变革期。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风险挑战的准备。
国内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展望未来,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