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登录
关闭
新用户注册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员动态 >详情
樊建平:解析深圳科技产业一枝独秀的秘密
信息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日期: 2020-11-26    【字体: 放大  缩小 】

  21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在“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研讨会上,讲述了科技教育对产业的反哺作用。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曾多次与港澳高校合作。通过共建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不仅招聘了大量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端人才,也孵化了不少企业和人才,为深圳的产业输送了宝贵的人才资源。

  过去,全国各地城市都在做产业园区,樊建平表示,下一阶段,沿海地区应该启动科教城建设,使科教资源成为发展新产业的动力,这是城市创新发展的一个趋势。“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发展模式,我们称之为实验室经济。大家看到深圳的高新技术做得不错,现在它把光明打造成科学城,基本上是围绕两所大学,六七个重大科研装置和若干个研究机构,这里是要发展未来的产业。”

  樊建平表示,过去,研发创新链通常是围绕产业来布局,或者说所有的创新是为生产线做配套。如今,很多实验室的创新项目,会催生出一些新的产业升级业态。他以华大基因为例,“华大基因曾有很多从中科院出来的人过去做研究,这次它的一些成果也全球抗疫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从那里出来的很多人在深圳打造了一个与基因相关的产业环境,从实验室研究扩散成一个产业。

  当前,科研的单元已经从过去的行政事业单位慢慢变成一个平台性的研发中心,可以捕捉到最先进的技术能力,比普通研究机构还要高效,我们称之为平台型的研究机构,其中也会包含一些项目公司。樊建平认为,核心的创新是在多学科交叉的地方进行创新。在这个领域里,平台性的研究机构显示了它的生命力。

  深圳为什么发展这么好?

  樊建平认为,除了因为国家的科学规划,政府的正确领导,很大的程度是因为深圳拥有人才。深圳整个城市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它靠的是大量年轻人的“代谢”,造就了深圳的增值。这样的路径对于一些小国家来说很难实现。

  在他看来,区域协同创新非常关键,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大学城里最核心的部分。

  现在中国各个城市都在设立新的机构、大学、设施、科研机构、产业园区。对照美国,硅谷建立在巴斯夫地区,基本围绕着大学而建。“这是最好的成果转移转化方式,就是把人才转出去,成果就回到了产业里,对城市发展的作用非常大。”樊建平表示,要让科研人才回到产业去,而不是从产业里抽干人才,这样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因此,他认为,要鼓励大学创办孵化器、创客中心、产业联盟,让老师和学生每天都能够接触到企业。

  “大学不能关起门来办,如今,单学科上的创新可能性很小,反而是多学科的交叉与需求的交叉才可能获得新的创新想法。”樊建平透露,他的团队在深圳光明城建立了科研创业综合体,采取楼上科研楼下孵化的模式,降低了企业家的创业成本。

  樊建平建议,高校将产业化的考核指标作为大学老师和研究人员完成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工业需要大量的科学源泉,我们需要我们的大学,给国家的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源头创新的活水源。

图片新闻
Copyright©2020 深圳智库联盟版权所有        承办:深圳智库联盟秘书处       备案序号:粤ICP备20058290号-2       网站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