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登录
关闭
新用户注册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员动态 >详情
陈文玲: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三个关键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 2020-11-11    【字体: 放大  缩小 】

  11月4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发起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共同承办的“2020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陈文玲女士发表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专题演讲。

  陈文玲认为,推动大湾区的创新发展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放在空前高的位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真正落地、发挥其爆发力、形成其联动效应,是工作“核心中的核心”。

  陈文玲指出,近两年,300多家中国企业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受到美国打压、制裁的中国企业比较多集中在广东,集中在民营企业,集中在科技研发能力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可以这样说,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名单,是中国在国际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从一个侧面看到中国创新的快速发展。深圳,毫无疑问是在美国制裁名单的最前列。

  她强调,深圳最大的创新亮点是企业都是创新走在前面,“目前深圳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有一大批单品冠军、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这些企业制造业水平达到和华为、腾讯、苹果、高通同一水平,成为他们的供应商。”

  陈文玲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本世纪中叶即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35年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2019年人均GDP为10262美元,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在12500美元以上。这就需要未来15年中国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门槛,按人均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目前中国经济按总量已经是第二位了,2019年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7%,美国占24%,按人均GDP中国在世界上排第76位,如果突破12500美元,保持稳定向上的发展水平,中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这就意味着我们原来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原来分三步走的目标,提前了15年实现。”

  但是,“我们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特别是外部环境。“陈文玲说。

  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三个关键

  陈文玲认为,作为大湾区创新发展来说,最关键的是抓紧三个方面。

  首先,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是排在第一位的,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核心地位,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要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强国。

  陈文玲认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核心地位,在这个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大有作为。她强调,特别是深圳创新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深圳的单品冠军、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具有全国优势。

  “国家工信部到目前为止,评出来了507个单项冠军企业,深圳17个,宁波39个,宁波排在单项冠军全国的首位。但是在创新环境、创新形成水平分工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全产业链创新能力方面,很多城市是不如深圳的。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先天优势,产业基础、产业配套能力强,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哪怕是生产一个螺丝钉、生产一个微传导系统,都是世界的水平,这才是真正的创新体系。”

  第二,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陈文玲指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着非常深刻的含义。她认为,如果把创新放在这样的新发展格局中,不仅可以激发出内在的创新能力,还可以继续在开放中利用好国际创新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深圳时,再次提出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2019年2月18日国务院公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对大湾区有一个非常重要定位就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第一个定位是国际世界级的大城市群,世界级大城市群应该是世界级创新的大城市群,应该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载体。广深港澳科技走廊是一个主轴,但事实上不仅这个创新主轴,粤港澳三个极点也应该是创新的极点,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在创新发展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力争走在全球的前列。”

  陈文玲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大的优势,将是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新引擎。“美国机构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将翻一番,而广东省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了”。她进一步分析指出,目前中国正在历史长周期向上攀升的过程中加速度,而美国在此次疫情中暴露出非常多问题,目前美国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加速了美国从世界“一超”的地位变成“多极”的一个极点。“在这个长周期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应该而且能够大有作为”。

  粤港澳大湾区的后发优势

  陈文玲认为,虽然经历了动荡,但香港仍然是我国不可多得、具有体制机制优势的开放经济体。澳门也是我国不可多得与国际规则对接、衔接最紧密的一个开放经济体,这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源。香港要克服困难,就需要提高对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认识。应该推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套法律体系、三套货币体系的制度衔接、规则衔接。

  陈文玲认为,假如三地可以加快形成合力,突破壁垒,形成最大的制度集成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已经形成的优势,香港、澳门已经确立的优势,可以变成新的集成优势,变成在本地区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要成世界级城市群,就意味着会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最重要是要实现成要素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员往来互联互通,民心能够互联互通。形成一个优质生活圈,形成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双循环的前沿阵地、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成为‘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重要的海上、陆上、天上、网上立体化空间布局”。

  陈文玲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超过东京湾,超过旧金山湾,超过纽约湾并非不可能。“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现在的产业基础、产业规模、产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集聚、创新要素潜能实际上已经不如粤港澳大湾区了。中国已经形成了后发优势,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能否通过改革,解决或者突破我们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释放生产力,释放创新动能。”

  根据自己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的9个城市调研经验,她指出,目前需要形成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共同发展的体制化、机制化的安排,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不要9个城市各自为政,自己对接港澳。

  陈文玲说,世界著名的湾区,都有超强的创新能力,高效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要素集聚能力,还有非常广泛的外溢效益,便捷的交通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有了非常强大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体系,现在正在实现跨越的一步,在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已经形成的基础上,软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设施会在全球领先。

  她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布局了5G,中国5G原来计划到今年年底建成60万个基站,但到10月就完成了60万个基站。2025年中国会实现5G的全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会率先实现5G全覆盖。陈文玲强调,粤港澳大湾区还要实现与全国的链接,实现数字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上这个超大算力的领先,才能出现更多像TikTok等基于领先算力技术的新型企业。

  四个层面开展制度标准规则衔接

  陈文玲认为,打造世界级大湾区、创新型大湾区,应该强化“一环两带”作用。

  “一环”就是香港、广州、深圳、珠海、澳门、东莞、佛山、肇庆、中山、江门,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城市,“两带”就是珠江口的东西两岸经济带。

  她强调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之一,是发达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优势之二,不断升级的产业结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的配套能力。优势之三就是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不管是高铁、高速公路、航空、港口还是城市建设,都进入饱和期。大湾区有11个集装箱港口,但在2019年全国集装箱港口规模方面,大湾区就有6个港口进入了前20位。目前大湾区5个机场,人流量都在几千万以上。,

  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必须有制度的创新。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实施和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三地制度标准规则衔接问题,即体制机制问题。她认为应该从四个层面开展。

  第一,内地应向港澳已经积累了的制度规则的优势对接,比如上市制度、仲裁制度、人才制度、税收制度等。

  第二,内地已经创造了的先进标准规则,港澳则要向内地对接和衔接,形成三地的集成优势。

  第三,粤港澳三地共同对接国际最优的制度、标准与规则。香港向内地衔接对接,也是和内地创造的最先进的标准、规则形成共同优势。

  第四,粤港澳大湾区要面向未来,面向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科技革命、新的信息革命、新的数字化经济转型,要共同创造和填补标准和规则。

  陈文玲说,只有这样,才能使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迈上一个大的台阶。

图片新闻
Copyright©2020 深圳智库联盟版权所有        承办:深圳智库联盟秘书处       备案序号:粤ICP备20058290号-2       网站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