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推广47条“深圳经验”,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其中,建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8条举措位列清单之首。
如何在冷门的科研领域做出重大突破?
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固定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并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投入,为基础研究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源头活水。多措并举之下,深圳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有力提升。
深圳的做法,被国家发改委纳入推广介绍的47条“深圳创新”经验,成为各地学习借鉴的样板。
近年来,中国科技实力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上天入地下海”令世界瞩目,但在一些领域仍存在“卡脖子”难题。
事实上,许多“卡脖子”问题,最终都“卡”在基础研究上。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高低。但基础研究投入高、回报慢且难以量化,有时十年、几十年甚至更久才可能“有用”。
强基础,深圳动了真格
过去几十年,深圳采用市场化牵引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即“市场-工程-技术-科技”),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面向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深圳受产业创新牵引科技创新发展惯性的影响,其科技创新的不足和弊端突出,亟须补齐基础研究短板。
“深圳走到了不得不加强基础研究的发展阶段。”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认为,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造成产业上游前瞻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较少,对新兴产业孵化带动不足,难以为深圳引领未来世界科技竞争提供有力支撑。深圳打造全球标杆创新城市必须要有一流的基础研究能力支撑。
近年来,深圳不断探索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强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和前瞻布局。
为优化完善基础研究科技计划体系,近年来,深圳制定《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深圳市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管理办法》等若干政策文件。按照2019年出台的《深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不断优化基础研究科技计划资助体系。
除资助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项目外,2020年深圳首次实施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自主权,以稳定经费形式支持11所高校结合深圳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及自身发展规划,自主布局、自由选题,开展创新性研究。
同时,在科技计划中专门设立“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着力在基础、前沿、源头研究领域爆发出重大科技成果,着力实现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发展。
近年来,为补齐短板,增强科技原创能力,提升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发布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中,更是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明确要求市级科技研发资金中每年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积极引导产业界和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腾讯率先发起设立“科学探索奖”,首批50位青年科学家获1.5亿元奖励。
城市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今年5月,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打造中国原创基础软件品牌,推出中国的数据库系统:崖山、采石矶、钓鱼城,在解决我国数据库系统“卡脖子”问题上迈出坚实一步。
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是2018年由深圳市政府批准建设的“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针对我国数据计算相关领域理论研究缺乏源头创新,基础系统基本依赖国外开源软件等问题,提供源头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
“基础研究站得稳不稳,站得牢不牢,直接关系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未来。”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深圳瞄准创新发展的关键制约,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做扎实。
汪云兴表示,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与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基础研究的开展既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又要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和诉求;要坚持近期“解决问题”与长期“战略部署”相结合,分阶段推进各类基础研究。
实施基础研究夯基行动,提升创新引领力,深圳基础研究平台呈现跨越式增长。目前,深圳已建设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2家。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各级各类创新载体2746个,初步形成高水平、多方向、多层次的全社会科研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助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