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登录
关闭
新用户注册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员动态 >详情
郑永年:共同富裕是一种包容式、开放式的发展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 2021-12-16    【字体: 放大  缩小 】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人文社科学院代行院长、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在首期海纳讲座“共同富裕与中国企业发展前景”中提出,“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均贫富”。他认为,共同富裕必须具有基本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因为社会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如果过于分化,就很难形成合力。

  郑永年教授认为,共同富裕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但它是一个历史过程,要通过发展来实现。对中国这样一个超大社会来说,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起伏的过程,没有一个社会可以保持永远的富裕,富裕程度随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共同富裕必须是一种包容式、开放式的发展。就中国来说,包容和开放式发展的实现取决于处理好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如果按照财富和收入分配标准来划分,当前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贫穷国家,或者说低度发展国家,这类国家是大多数。第二类,富而不公、富而不平国家,这些国家尽管发展起来了,但财富和收入分配差异过大,社会高度分化,美国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第三类,社会福利国家,比如北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成分厚重、福利水平高。郑永年教授对此评价,第三类国家是极少数的存在。

  郑永年教授指出,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内外双重挑战。从外部环境看,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芯片、贸易、投资等领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部经济力量的挑战,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内部环境看,中国市场也存在一些短板问题:第一,部分技术被“卡脖子”,虽然我国科技发展迅速,但以应用性技术为主,原创性技术较少;第二,制造业工艺还有待向更高端水平提升,比如芯片,可以设计但制造能力仍然不足;第三,规则被“卡脖子”,国内市场表现为大而不强、规则不统一。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郑永年教授对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景仍然持乐观态度。他认为,首先,中国具有制度优势。中国的三层资本、三层市场构成的混合经济和多元市场主体的作用,使得不同资本之间可以分工合作。而且,中国的国家动员能力强,在新型举国体制之下,扶贫等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和西方国家比较,中国政治是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同时实现了可持续经济发展与可持续社会稳定,背后就是制度支撑。其次,中国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基础与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向原创性。

  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郑永年教授提到了三方面。

  首先,要做好可持续发展。从内部来看,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强化发展作为政府的责任,并加强内部消费社会的建设。从外部来看,中国进入了“第三次开放”阶段,比如和东盟国家签署了RCEP,并正式申请加入CPTPP。要促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制度型开放并行。

  其次,努力实现公平社会与共同富裕,这需要正确理解三次分配——上不封顶,鼓励致富;下要保底,做好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公共住房等;还要解决城乡问题,城乡双向流动,社会资本下乡。更重要的是要做大中产。税收问题也是其中难点,浙江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平衡,外资和内资的平衡,区域间的分工合作与平衡,进而逐步把统筹提高到省一级。

  最后,要进行体制改革,要坚持包容式、开放式发展,协调好各方的利益,把握好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企业是经济主体,民众是社会主体,政党是政治主体。

图片新闻
Copyright©2020 深圳智库联盟版权所有        承办:深圳智库联盟秘书处       备案序号:粤ICP备20058290号-2       网站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