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两会上,“双区”建设无疑是最热的话题。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如何抓住黄金发展期,乘势而上开新局?连日来,在深省人大代表纷纷出谋划策。
深港跨界交通设施加快“互联”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和深港合作的深化,深港跨界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
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贾英竺说,2004-2018年,深港间跨界客流持续稳步增长,由37.6万人次/日增长至67.6万人次/日。根据预测,未来深港跨界客运交通需求有望达到130万-190万人次/日,现有口岸跨界设施服务能力难以满足需求。
贾英竺建议开展深港跨界交通体系研究,统筹谋划未来深港跨界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重点系统梳理和布局服务香港联系全国、辐射整个大湾区、与深圳全面对接的不同功能层次协调布局的跨界轨道交通体系。同时,尽快推进港深西部快速轨道、香港北环线延伸至皇岗口岸等近期较为稳定的跨界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研究和设计工作,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快速提升深港跨界交通服务水平,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北部都会区等地区发展。
他还建议在新建跨界轨道交通中探索“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新的查验模式,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和便利化水平,促进人员、物资高效便捷流动。
将小漠港纳入深圳港统一规划建设
去年底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小漠国际物流港正式开港运营,深度拓展了深汕合作区连接世界的新通道,开启了通江达海的新航程。
在深省人大代表、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吕国林说,目前指导小漠港发展的上位规划仍为2014年的《汕尾港总体规划》,将小漠港区定位为散杂货、石化品、水泥装卸为主,集装箱装卸为辅的综合性港区。但随着合作区建设推进,已引进诸如比亚迪等多家大型企业,对港口功能定位、开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吕国林认为,随着深汕合作区发展的推进,应该将小漠港区纳入到深圳港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与深圳东西部港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粤东港口群整体辐射能力和竞争优势。小漠港区具备成规模的深水岸线,可形成的港区陆域面积和后方物流用地面积相对充裕,将小漠港区及部分岸线纳入深圳港后,可通过“水-水”转运,优化货源组织、空箱/重箱调运等,有效缓解深圳东西部港城矛盾。
吕国林建议,争取将“小漠港区纳入深圳港统筹发展”作为综合改革授权事项纳入新一轮授权清单,以最高效、最便捷的方式实现小漠港区与深圳港一体规划建设。
加快惠州机场改扩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作用
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宝安湾垃圾分类处理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陈琼对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深圳的机场规划建设特别关注。她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客运规模设计总量8000万人次,随着航空服务需求增长,机场的总体客流溢出及东部客流交通不便利问题将陆续显现。但是受空域规划及土地空间紧缺等客观因素制约,难以在深圳市域范围内选址新建第二机场。
陈琼说,广东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明确,惠州机场规划建设成干线机场,主要服务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东部地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但是惠州机场既有的容量规模难以满足千万级干线机场的功能定位要求。
她建议,省发展改革委要牵头深惠两市等相关部门,加快推动惠州机场改扩建,推进深圳和惠州两机场在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高效协同、功能互补,满足大湾区东部航空运输业快速增长的迫切需求,更好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客货运输枢纽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