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樊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大湾区建设启动5年来,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效,向富有活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去5年,香港特区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下优势地位和自身所长,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湾区规划发展,为香港经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谱写了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的时代篇章。
携手共建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大湾区是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的高地,也是香港发挥独特优势的最佳平台。5年来香港持续深化粤港澳合作,同其他湾区城市和人民一道凝聚了携手发展大湾区的高度共识,形成了齐头并进共建大湾区的良好态势,大湾区建设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一方面,香港立足自身在金融、航运、贸易、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全力促进和支持区内经济发展,提升大湾区在国家双向开放中的角色和功能;另一方面,积极引导香港优势产业进入大湾区市场的广阔空间,为大湾区经济乃至国家发展注入新动力。
协同推动制度规则全面衔接。香港在促进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互联互通基础上,着力协同深化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软联通”。5年来,粤港澳开放型经济体系加速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大湾区投资、就业、就学和居住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三地民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大湾区是人才高地,大湾区建设给港澳青年带来了无限发展机遇,香港特区政府携手内地积极促进粤港澳青年交往交流交融,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协同推进重点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便利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创业,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不断探索重要领域改革创新。创新驱动是世界一流湾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粤港澳大湾区是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重要试验平台。香港作为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在金融、科技等多方面同大湾区内的其他城市有着鲜明互补优势,5年来粤港澳三地之间在创新方面的合作空间越来越大,湾区内实现资源共享、合理分工、协同创新正当其时。中央赋予大湾区金融改革探索的权限,香港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开放合作,探索金融制度高水平开放,支持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功能建设。科技是香港的另外一项重要创新优势,香港拥有顶尖的基础科技力量。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将深港河套列入粤港澳四个重大合作平台。香港把握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全球科研人才,参与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科产业链,同深圳的应用科研和制造业能力形成互补优势,多举措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带动粤港澳科技创新资源向产业链高端集聚,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为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作出贡献。建设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国家推动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的枢纽工程。5年来,大湾区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国际商业网络更加密集,资本市场和自由贸易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香港作为蜚声全球的国际金融与商贸中心,不仅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国际循环的重要交汇点。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调整,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着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等重大外部挑战。“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列入未来发展计划。在此背景下,香港适时提出了“机场城市”策略,充分利用自身独特地理位置优势,将机场核心功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强化香港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在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布局地位,也使香港同周边国家地区航空布局更好地融为一体,极大促进了大湾区人流、货流、信息流向周边和全球的扩散,充分发挥了湾区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的枢纽作用。
奋楫逐浪千帆渡,春涌湾区万里晴。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大湾区建设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广。只要香港把握好难得机遇,继续乘势而上,必将获得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相信,“东方之珠”将再次闪耀光芒,大湾区建设也将谱写更加精彩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