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登录
关闭
新用户注册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建言 >详情
毛军发:厚植科学精神 汇聚复兴力量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 2022-11-22    【字体: 放大  缩小 】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亦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经历了从科教兴国到科技强国的历史进程,科学精神已根植于神州大地。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而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加速演进,科技竞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在这重要历史关头,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需要持续大力培育、厚植、倡导、弘扬科学精神。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要义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大幅提升,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亦形成了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体现着个中价值意蕴、文化意蕴和哲学意蕴。可以说,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

  中华民族曾创造一系列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在“农”“医”“天”“算”四个领域已系统化构建出知识体系。近代以来,弘扬科学精神、追求科学真理之主张蔚然成风。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夫科学者,统系之学也,条理之学也。凡真知特识,必从科学而来也。舍科学而外之所谓知识者,多非真知识也。”任鸿隽在《科学精神论》中认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竺可桢亦多次就科学精神作出阐述,在一场以《利害与是非》为题的演讲中,他认为“培养科学的空气”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社会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关注度大幅提升。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

  我国法律已对“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作出规定。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次修订)第9条明确“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是以法律的形式为培育、厚植和弘扬科学精神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追求真理,需理性发现、认识和探索客观世界中的种种科学规律,保持专注和勤奋。一方面,视客观世界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坚信其是可以认识、可以把握、可以改造、可以控制的;另一方面,以理性信念指导和支持科学活动,大胆假设但认真求证,进而逐步接近真理。

  崇尚创新,应在科学实践的原创性和基础性上下大功夫。科学的灵魂是创新,价值是实践。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有敢于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探寻新路径的雄心壮志;要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非停留于创新的想法止步不前。

  实事求是。一方面,对于既有相关理论和学界权威不盲从、不迷信,应秉持批判的态度、以科学的方法真抓实干,确保科学真理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应对科学活动所涉领域、实践场域、科学活动自身的情况有一个真实、客观的把握,对于作为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论是优势还是劣势,亦需有个清晰、辩证的认识,既不夸大也不贬低。

  二、科学精神对于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重大科技革命,分别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使用为标志的机械化革命、以电力的可控使用为标志的电气化革命、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技术的信息化革命。当前,我们正迎来基于人工智能、5G和新能源技术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一个国家或城市若能发扬科学精神,抢抓科技革命历史机遇,往往能够乘势而上,得到发展,反之亦然。

  深圳因改革而兴,因创新而盛,科技创新始终是深圳的一张名片、一面旗帜,是引领深圳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坚持科学发展,弘扬科学精神,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异军突起,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地位和格局。新时期,深圳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厚植科学精神,加强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发展“20+8”产业集群,高质量推进“双区”建设。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弘扬科学精神、秉持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可为我们心静思远、踏实笃行提供强大内驱力。

  第一,科学精神为我们攻坚克难注入澎湃的精神力量。现代科学大厦的基础理论100多年前已基本建立,现阶段科学发现陷于低谷,仅有一些验证性机会,如暗物质和黑洞探测;技术攻关则面临难啃的硬骨头,如光刻机、航空发动机等。诚然,这是科学研究的痛点、难点、堵点,但挑战和机遇往往是一体两面,种种困难同时也可能是重大历史机遇。

  身处当下,我们要秉持“追求真理”的理念,始终保持一个求真理、求真知、悟真谛的积极心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豁达,去化解和克服畏难情绪、浮躁情绪以及等靠要的惰性心理。

  第二,科学精神从内生性的角度为我们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脱钩”政策,巧立名目地在诸多关键技术领域,特别是对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度相关的核心科学技术进行封锁。以华为、中兴通讯等深圳高科技企业为典型代表的诸多实体处于颇为被动的境地。如何有效打破“封锁”,如何积极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得先机?唯有靠自主创新。科学精神内涵之一的“崇尚创新”即属此理。试想若无钱学森、邓稼先、于敏、黄旭华、孙家栋、袁隆平等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潜心笃行,助力我国在多个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如今我国又当是何种境况?恐难言乐观。在完善与鼓励创新相关的配套体制机制的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厚植和弘扬科学精神有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凝聚创新共识,以更大力度汇聚发展合力。

  第三,秉持科学精神对我们组织开展包括科学实践在内的系列工作形成理性限定。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们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形成了众多创新成果,积攒了大量经验做法。但实事求是地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创新的基础不牢、创新水平和能力亟待大幅提升亦是不争的事实。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我们在土地面积、人口规模、人才政策、市场辐射等方面有优势,这些是我们有充足信心基于后发优势与世界主要湾区“掰掰手腕”的底气。但是,基础科学原创性成果的匮乏、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中关键技术以及零部件和新材料等受人掣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等短板,是严重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有信心而消失。科学务实地针对性开展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方为正道。简言之,对于我们自身情况的把握和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认识优势和不足,并务实地作出应对。习近平总书记说:“应用中出现一些问题是自然的,不要一出事就往自主能力上扯,这不是科学的态度”。践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求我们切实做到求真务实,既不过分拔高、妄自尊大,也不能片面贬低、妄自菲薄。

  三、科学精神的涵养路径与举措

  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处在由单点突破向系统提升、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诚然,我国科技事业整体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格局性的重大变化,在一些前沿领域已与领先集团并行,甚至进入领跑阶段。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技术突破的策源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我国一批最好大学的总体实力,特别是一些量化指标亦已达到国际一流。但是,我国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不多,且在开创新的学科方向、推动科技重大进步、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等方面仍亟待倍加努力。

  (下转B4版)

  (上接B1版)

  原因是多方面的,然最直观体现为“三个真”。一是许多时候没有在真解决问题,科研是为了职业发展,创新文化与精神仍待全面形成,真正追求重大科技创新的不多,遑论做到长期坚持;二是没有解决真问题,研究课题数量多,但立意不高、问题不明、原创性不够,不是真正问题导向或目标导向,未能紧扣国家发展需求,如此,即使完成,意义和价值也不大;三是问题没有真解决,研究片面追求速度,谋求短平快,不够精细、彻底、系统,打一枪换个地方,无法形成能力、平台、标准、影响和品牌。

  破局之策众多,从思想和精神层面着手无疑最具基础性、内生性和可持续性。为此,需大力培育、厚植、倡导、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精神为引导和源泉,做到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问题真解决。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基本立场去认识科学、发展科学。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以何种立场认识科学是切实做好培育、厚植和弘扬科学精神这一工作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就科学而言,马克思对其产生根源和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视科学为人“脑力劳动的产物”,体现着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二)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的新业态、新领域为工作的重要场域。创新的主要实践场域,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的种种新业态、新领域也是我们高效推动科学精神深入人心的重要场域。在创新实践中不仅可以加深对科学精神的领悟,还可以切实形成一批创新成果。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和孵化创新型产业的重要源头和基地,应肩负起为“力行而后知之真”创造积极条件的重任。深圳正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为深圳高等教育的长子,深圳大学要发扬既有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一方面立足立德树人这一大学根本目标,引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另一方面,形成以深大为主体的环校创新创业生态圈,为“双区”建设提供“双创”新动能。要强化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人才链的无缝链接,为成果转化保驾护航,以期在实践中涵养科学精神的同时,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营造宽容开放的氛围,为培育厚植科学精神提供良好的土壤和环境。应坚持问题导向,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发现、提炼一些重大基础科技问题,布局从0到1的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和变革性技术攻关,尤其是战略性、全局性、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应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科学探索往往并非一个线性发展而是一个向错误不断学习的过程。对于科学探索过程中的曲折甚至失败,应宽容以待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要求:“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这事实上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基本立场。政府、高校、企业、媒体等多方应高效协作、共同努力,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特别是在维护公平、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机制、容错机制、金融支持、人才政策等方面积极作为。这是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厚植弘扬的必要土壤。

  (四)大力推动科学与人文的互动,克服对科学精神的片面理解,探索科学人文融通途径。无论是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均无法独自支撑起完整的人类精神世界。若是仅强调科学精神,则将缺失人文关怀,甚至出现以将科学绝对化、神圣化为特征的唯科学主义;若仅张扬人文精神,则可能在理性限定缺位的情况下陷入自说自话的怪圈,出现不着边际且缺乏实质内容的情况。此外,作为科学持续发展、逐步成熟的重要路径,批判是科学精神的典型直观体现,延展至科学外的领域亦应循此理。科学可能会面对从包括人文视角在内的不同视角所提出的种种批判和质疑,这有助于提升认识的多元性和全面性。高校要为科学与人文的互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融相济创造有利条件,可通过专业设置、平台建设、交叉学科建设等方式,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跨界互动,培养学生的跨界思考能力,激发源头创新的动力与活力。

  (作者系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图片新闻
Copyright©2020 深圳智库联盟版权所有        承办:深圳智库联盟秘书处       备案序号:粤ICP备20058290号-2       网站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