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开放“窗口”、经济引擎、辐射带动和改革示范等重要使命。三大区域各自发挥着自身特色,彼此竞合相连,从地理空间上看,构成了一个共筑发展的稳固“铁三角”,成为中国经济的强劲“火车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3年,各地“强信心、拼经济”的号角已经吹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增长极如何拼经济、开新局?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深圳特区报与现代快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联动响应,一起邀请来自三大区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谈谈三大增长极各自的创新举措,以及对三大增长极如何更好携手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期待和建议,互学互鉴,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
加强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 创新人才培育与交流
“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的引擎发动机,都承载着国家赋予的特殊使命,其发展对中国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认为,三大增长极各有独特的优势,发展有较强的互补性,在探索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创新人才培育与交流等领域有广阔合作空间。
北京、上海是京津冀、长三角的中心城市。薛其坤在北京工作学习30多年,经常在上海参加学术活动。他说,北京不仅是我国的政治中心,而且集聚了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中国顶级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诸多从事基础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在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资源雄厚。上海是我国经济龙头城市,国际化程度和金融业的发展都有特殊的优势,科技创新实力也很强。
薛其坤说,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广东成为我国经济的“领头羊”,但相比北京和上海,在高等教育尤其是科技人才方面的积累还有差距。让人感到鼓舞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在高科技产业各领域各行业,都涌现了一批领军企业,包括华为、腾讯、中兴、比亚迪等著名世界级企业。“如果说北京上海体现了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的话,那么粤港澳大湾区则更加彰显市场经济的活力。”
在薛其坤看来,粤港澳三地的协同创新给大湾区科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当前,南科大联合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开展重大科技协同攻关和人才培养。
今年全国两会上,薛其坤呼吁在深圳布局若干个大科学装置,提升深圳原始创新水平和能力。大科学装置是加强原始创新的“利器”,为科学家提供探索未知、创造未来的先进科技条件,是引才聚才和推动高水平创新合作的新高地。薛其坤期望通过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创新平台和载体,聚集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湾区高校、科技机构,将大湾区协同创新的优势体现出来。
人才是创新最重要的要素资源。薛其坤说,南方科技大学要发挥好人才“蓄水池”作用,把全世界最优秀、最有活力的学者吸引到南方科技大学来,全力培养高水平人才,助力打造大湾区人才高地。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
共建实验室系统 解开重点领域“卡脖子”的“手”
“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重大战略布局和三大增长极,联合起来协同发展,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的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表示,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各自优势明显,“强强联手”意义深远。
王理宗提出,目前,三大增长极互动和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仍有巨大的空间。在他看来,要让三大增长极携手并进,除了在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大交流和沟通,建立起长效协调沟通机制外,还要充分发挥民间力量——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三个地区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建立起行业信息平台,把产业链、信息链、供应链和服务联合起来,所有企业都能在产业链供应链技术链上找到其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这样将极大降低企业的各种成本,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也有利于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延链、强链、补链。”
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王理宗认为,三大增长极在科研的协同联动上大有可为。“三大增长极各自都有很多实验室,那么是不是可以共建实验室系统,针对某个重大产业,进行协作研究、实现成果共享?”王理宗认为,打通三大增长极的实验室系统,可以快速有效解开一些重点领域“卡脖子”的“手”,为我国重点领域的科研作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他认为,共建实验室应该是开放的体系,高校实验室之间要联动,要让企业参股、让社会资本进入,以助推产业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这样的话就不会闭门造车,避免重复研究,也避免造成巨大的创新资源浪费。
在协同联动之余,王理宗提出,以改革开放为重要基因的粤港澳大湾区也要在体制机制上加强创新。比如,如何突破实验室发展和运营的资金筹措路径?“目前企业已经有注册制上市,是否可以探索一些重点实验室的上市机制?这样可以更好解决科研经费的问题,也将进一步提升科研机构的活力。”王理宗表示,要敢于在体制机制上突破,让市场来检验突破的合理性、让市场来校正突破的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
共建跨区域 人才交流机制和数字平台
拼经济、搞建设,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经济增长极如何协同拼出新高度?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建议,在全国加快培育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三大经济增长极发挥各自产业优势、教育优势和科技优势,协同人才培育和流动,利用数字网络建立起跨区域的人才交流机制和平台,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沿海经济布局。
在施卫东看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扛牢责任担当,稳固推进经济量质齐升,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引领国内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
“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首先要加强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完善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施卫东说,只有在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上互通有无,才能充分发挥三大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产业体系完备、产业发达的特点,在更大范围内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园区的人才联动和信息共享,让人才能够更好地对接各地企业需求。
在此前调研中,施卫东发现,目前三大增长极的各个城市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人才激励计划,这些人才计划通过配套人才绿卡、落户奖励、安家补助、项目奖励等措施,加速了外部人才引进。
“三大增长极都位于沿海,各地区人才的经验、技能、优势互补较为明显,应当在更大范围内搭建人才交流的平台。”施卫东认为,可以将这些人才计划打通起来,对人才执业资格进行跨地认定或评定制定明确标准,形成资格认证、考试互免等特殊的执业资质衔接机制。
施卫东表示,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应围绕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等重点领域的未来发展需求,针对不同层次建立人才梯队机制,并寻找每一个层次的世界领先人才,将他们纳入到人才储备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产业协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
建议国家层面推动跨区域合作
谈及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协作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表示,需要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具体的落地方案推动,建议国家层面推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两大区域协作发展。
陈卫介绍,2021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建设,旨在把无锡打造为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战略节点,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一年多来,无锡在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同时,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深化与粤港澳互利合作,跨区域产业创新合作取得新成效。
陈卫建议国家层面对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建设工作给予更大力度指导和支持,推动建立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两大区域多层面、常态化合作机制,加大区域对接合作力度,鼓励地方开展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跨区域合作的实施路径;建议在重点领域推动一批重点合作事项,推动两地高校、科研机构跨区域协同协作,开展重大科技联合攻关,合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组织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对接,联合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 党委书记权衡:
形成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探路
“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个区域发展战略各有特点和特色,各有功能和定位,但总的发展目标都是服务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长三角地区首先要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说。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放眼未来,要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发展格局,权衡建议在三个方面发力,在高质量一体化上迈出更加实质性的步伐:
首先要率先构建起一体化的产业链、供应链,确保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在产业供求对接,大中小企业链接、上中下游产业配套,供应链、产业链的相互衔接上,发挥更大的创新发展和示范作用。其次要在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驱动、在构建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上更好更快走在全国前列,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要形成一个科技创新共同体。此外,在“高质量”上要继续开拓新路子,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在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最终,这三大增长极要形成合力,共同发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探路,提供重要经验。”权衡说,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有不同定位,其差异性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空间和潜力所在。三地不同的发展模式,都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
互学互鉴互享 优势资源互相导入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建议,在全国一盘棋的背景下,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区域可以互学、互鉴、互享,优势资源互相导入,能够跳出本区域的“圈”,形成区域与区域的合作,最终达到更高层面、更广范围的一体化发展。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不断走深走实,长三角地区正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既是推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科技创新自身更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为促进长三角区域科创一体化,2022年8月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地方骨干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科研院所联盟,旨在共同构建促进区域科创一体化新平台。
曹阿民建议,推动长三角地区形成区域层面定位分工合理、资源协同互补的良好格局,以大项目为牵引,用具体动作推动实际联合。以联盟成员单位为基础,瞄准应用技术研究,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专项,强化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同时,应聚焦区域内重点产业与龙头企业,定期梳理、凝练产业共性需求与企业技术痛点,形成需求清单,集成联盟成员单位技术、人才、项目等优势资源,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信息资源壁垒,联合打造面向长三角的“技术研发+人才培育+中试孵化”的“长科创”资源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 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
借助数字化技术推动形成区域合作新格局
数字化是当前全球发展的最强驱动力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了一个“数字京津冀”的概念。他认为,面对未来数字新时代,推进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是适应区域竞争新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迎接产业革命新机遇的必然选择,将成为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战略制高点。同时,还要进一步构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全国多个区域的数字合作机制,借助数字化技术推动形成区域合作新格局。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要探索建设数字贸易港。连玉明认为,这是将数据要素开放流动推向新高度的重要尝试。他提出,在新的发展环境下,要充分发挥中关村引领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继续推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建设,构建跨区域科技创新园区链,促进形成上下游联动、分工合理的数字产业带和产业集群,把京津冀打造成为基于创新资源、产业优势和实际需求的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共同体。
连玉明建议拓展推进京津冀数字贸易港建设,以此深化三地自由贸易试验区一体化、高端化发展。数字贸易港与空港、陆港和海港的“四港联动”将实现对内对外双向开放驱动,并加速资金、技术、人才、知识、数据、服务等要素在京津冀地区乃至环渤海区域便捷高效、自主有序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提升发展动力,这将成为构建京津冀区域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带动辐射内陆腹地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连玉明强调,数字京津冀首先是要推进京津冀高水平互联互通,打造开放包容的合作模式,共享发展新机会、合作新红利。更加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构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全国多个区域的数字合作机制,通过数字化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形成区域数字合作格局,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
交通联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钟章队:
三大增长极应重视规划建设都市圈市域铁路环线
作为一名连任委员,多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钟章队十分关注轨道交通现代化和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问题。今年,他的提案聚焦轨道交通现代化,他建议,要因地制宜加强轨道交通的多层次、分类别设计,加快构建不同容量等级和不同速度等级,有序衔接、供需匹配的综合轨道交通网络。
所谓轨道交通多层分类设计,也就是业内常说的轨道上的“四网融合”。这四张网,从大到小,分别是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
钟章队以京津冀为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轨道上的京津冀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国家干线铁路和区域铁路建设持续完善,“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形成并不断发挥作用,但“四张网”发展并不均衡,尤其是市域(郊)铁路网发展很是欠缺。
国家层面也在积极推进市域铁路建设。2020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意见的通知》,强调在充分利用既有资源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财力有支撑、客流有基础、发展有需求的地区规划建设都市圈市域(郊)铁路。
钟章队建议,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要针对都市圈、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多高铁站、多机场间换乘难和中转低效的问题,建设地下环形快速联络线、市域(郊)铁路环线,形成与不同高速交通模式的高效连接。“无论是京津冀三地的‘四网融合’,还是北京市建设市域铁路环线,离不开三地的互动。我建议三地应多些互动,共谋发展。”钟章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