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登录
关闭
新用户注册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员动态 >详情
吴定海:推动深圳学派建设从理想走向现实 助力深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城市范例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 2023-06-20    【字体: 放大  缩小 】

  提要

  伴随着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推进和深圳哲学社会科学的渐进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社科理论界将赓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聚焦深圳建设高质量文化强市、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城市范例的新使命新定位,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深圳加快形成与先行示范区相匹配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提供智慧和力量。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排头兵”,移民社会特征突出、创新包容氛围浓厚、民主平等思想活跃、信息交流的“桥头堡”地位明显,形成了开放多元、兼容并蓄、锐意创新、先锋时尚的城市文化特质,涵养了形成学派的社会氛围和现实条件。

  深圳社科理论界于1996年最早提出“深圳学派”的构想,这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和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的发起人,原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所说,“树起(深圳学派)这面旗帜,目的是激励深圳学人为自己的学术梦想而努力,昭示这座城市尊重学人、尊重学术创作的成果、尊重所有的文化创意。”如果说,“深圳学派”最初是作为一个学术理想提出来的,那么,《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就是深圳社科界把这种理想付诸实现的努力之一。

  一、建设深圳学派助力构建文化强市,《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应运而生

  2010年《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见》将“推动‘深圳学派’建设”作为明确要求正式提出;2012年《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全球视野、时代精神、民族立场、深圳表达”为宗旨,积极打造深圳学派。打造深圳学派,关键是要持续推出一批体现深圳文化创造力和学术特色的理论精品和学术力作,逐步创立基于深圳实践经验、体现深圳文化创造力的,具有深圳特色、深圳风格、深圳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为推进深圳学派建设,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梳理总结新时代深圳改革创新实践经验,从2013年开始,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在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下,每年策划组织、编纂出版《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和《深圳改革创新丛书》(以下简称“两套丛书”),至今已连续十年,共推出10辑,出版100余部学术著作。

  编纂出版两套丛书是深圳社科理论界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重点工程、精品工程,甫一立项,即被列为《深圳市文化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的第一项重点改革创新项目,成为深圳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举措。市社科院(社科联)把提升《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组织编纂出版水平作为重点工作任务,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学术原创性、创新性方面严格把关,旨在打造高端学术平台,充分展示深圳人文社会科学最新、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十年来,在深圳社科理论界的肯定和支持下,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大力协助下,两套丛书立足深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海内外学者认识深圳、了解深圳提供了绝佳的文献资料,大大提升了深圳学术成果在国内乃至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推动深圳学术成果走出深圳、走向全国,迈出了深圳学派建设从理想走向现实的坚实步伐。

  二、立足深圳学术主体性和原创性,不断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强调“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开放丛书》推出的系列著作,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深圳特色、深圳风格、深圳气派,充分体现了深圳社科界学术成果的主体性和原创性,充分体现了深圳社科界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学术自觉,以及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觉探索和不懈追求。

  十年来,《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先后推出《城市文化论》《审美学现代建构论》《生态正义研究》《学术论》《后冲突时代的国际法治及大国责任》《“一带一路”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兼论中国、印度的历史担当》《人文教育学论纲》《宗炳评传》等学术著作。这些著作的论题涵盖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传播学、教育学、哲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显示深圳老中青几代社科工作者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历年来推出的学术著作,相当一部分展现了浓厚的深圳特色和深圳风格,例如《深圳市人口变迁研究》《跨境合作论:世界性潮流与深圳对外合作研究》《特区经济学》《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型股份合作公司——基于深圳现象的思索》《深港地名文化研究》《方言岛——深圳大鹏话研究》等,这些著作不仅在学术上具有深圳特色,而且在话语建构和思想境界上具有深圳风格、深圳气派,体现了深圳学人旺盛的学术创新活力。它们是深圳学人在深圳这块改革开放、创新创业沃土上孜孜耕耘的硕果,为深圳学派建设不断添砖加瓦、夯实基础,也丰富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三、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立论、立言,以先行示范的鲜活实践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魅力

  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有改革创新的魄力、勇气和决心,在多个方面的发展走在时代前沿,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启和推进提供了鲜活的案例素材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圳社科界自觉将深圳的改革创新实践置于历史视角下来审视,从学术、理论层面进行总结,在文化积淀和学术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坚持求索、砥砺前行,奋力书写“春天的故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谋划新篇章。

  《深圳改革创新丛书》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发展脉搏,及时对深圳各个领域改革创新成果、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时代发展作出富有特色的理论阐述,在学术理论前沿和深圳创新实践二者之间实现有机结合,是深圳社科界把学术理想成功转化为现实成果的产物,富有时代性、探索性和前沿性。2020年,为总结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改革探索的经验,为深圳改革探索提供学者的观察和视角,推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改革创新研究特辑》,作为《深圳改革创新丛书》的特辑出版,该特辑荣获该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特别贡献奖”。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积极组织策划并于2023年推出《深圳这十年》改革创新研究特辑,以深圳社科理论界的学术自觉,努力以学术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着力传播好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深圳故事,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做出新的理论探索,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始终以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形象活跃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舞台上,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话语权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文化形象塑造。十年来,深圳社科界致力于打造培育深圳学派的高端理论平台,把《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和《深圳改革创新丛书》作为推进深圳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为深圳践行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入的理论思考和思想启示,助力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伴随着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推进和深圳哲学社会科学的渐进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社科理论界将赓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聚焦深圳建设高质量文化强市、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城市范例的新使命新定位,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深圳加快形成与先行示范区相匹配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提供智慧和力量。深圳丛书将继续见证深圳发展轨迹,激发学术创新创造活力,努力用学术书写“春天的故事”,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丰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添砖加瓦,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深圳智慧、深圳方案,在深圳学术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系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院长(主席人选),《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主编】


图片新闻
Copyright©2020 深圳智库联盟版权所有        承办:深圳智库联盟秘书处       备案序号:粤ICP备20058290号-2       网站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