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引擎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深圳今年以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努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深圳贡献。
科技创新能级跃升
手抖、表情僵硬、运动迟缓……帕金森病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的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一直是各国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领域。
今年11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所研究人员提出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新型神经调控技术,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全新策略,在帕金森病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该项成果发表于顶级期刊《细胞》。
近年来,围绕解决重大脑疾病发生和干预的神经机制及诊疗策略的核心问题实际需求,深圳先进院脑所在多物种疾病动物模型、脑疾病早诊策略、前沿交叉神经技术工具研发等方向取得一批重要的原创成果。截至2023年10月,脑所获批国家省部地方各级项目700余项,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近500篇,申请专利1000余项,获授权专利近290项。
目前,脑所以及脑设施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脑科学领域的创新策源地,也是深圳聚焦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抢占国际脑科学高地的一支生力军。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关乎国家、城市的源头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
近年来,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构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体系,坚持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81%,仅次于北京;其中企业研发投入1785.18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94.9%,全国第一。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目前,光明科学城建设迈出新步伐,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科技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材料基因组设施完成设备调试,国家超算中心二期开工;鹏城实验室、深圳医学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布局建设1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家省实验室、340多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形成梯次接续的实验室体系。
深圳把加强基础研究放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从0到1”的颠覆性、原创性成果不断涌现。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6倍;国内专利授权27.6万件,全国城市第一;深-港-穗科技集群在全球百大科技集群中连续4年排名全球第二。
新兴产业增添新动力
在第二十五届高交会开幕式上,云天励飞发布了新一代AI芯片,这是国内首创的国产14nm Chiplet大模型推理芯片,可广泛应用于AIoT边缘视频、移动机器人等场景。
“我们正在和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国产芯片生态在各行业和场景的应用。”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表示,不论是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智能传感,还是各类智能硬件,甚至脑机接口芯片,都需要大模型的推理芯片。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技术,日益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量。
目前,深圳不断完善人工智能产业链,拥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和新锐企业,在智能硬件、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领域涌现一批应用示范成果,构筑起“一条例、一方案、一清单、一基金群”的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赋能千行百业。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挑起深圳经济发展的“大梁”。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0393.39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提升至42.5%。其中,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新能源、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集群快速增长。
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一个理论,即产业集群有助于相互竞争的企业提高竞争力,对特定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增强有重要作用。
为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2022年,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壮大网络与通信、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等20个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8大未来产业,进一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目前,深圳正加速布局多个万亿级和千亿级新支柱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正在开展全链条技术攻关和全品类制造;紧跟汽车绿色化、数字化、无人化、平台化发展趋势,规划布局“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到202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前不久举行的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感慨地说:“作为一个新的深圳人,我在这里脚踏实地地筑梦逐梦。”
从揭牌到“去筹”不到一年,深圳医学科学院已集聚超过70位年轻PI,科研实验室(一期)即将启用,再次验证了“深圳速度”。
回到一年前,也是在深圳全球创新论坛上,颜宁在讲台上宣布接受深圳的邀请,全职回国创办深圳医学科学院,“那为何选择深圳呢?因为深圳年轻、充满活力,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颜宁这样回答。
来“梦都”寻梦创业,是颜宁在人生新的阶段的一个重要选择。同时,也是深圳对国际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
“深圳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服务,营造最好生态,打造成为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最佳城市,成为行业的首选之地。”这句话已成为深圳官方推介语,也是深圳城市的真实写照。
“深爱人才,圳等您来。”如今,深圳各类人才总量突破679万人、高层次人才2.4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人。
目前,深圳全力实施创新生态优化行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深入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加快建设深圳零一学院、科创学院,优化外籍人才服务管理。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设立产业子基金,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工具,设立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专项计划,办好“深圳创投日”活动。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探索“项目经理”制,推广实施“主审制”,精简科研经费预算科目。打造国际一流创新环境,探索开展“数据海关”试点,推动科研物资跨境自由流动,探索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